“是这个意思吧…也不完全是。
诸葛亮布下火阵,烧我大军,这个是孤没有预料到的。
不过此事也无伤大雅。
即便此战我军得胜,灭了燕军主力,孤还是要找个借口撤出兖州。
诸葛亮这么做,也算给了孤一个好的借口。
至于孤如此谋划是何意…还是让文和来说吧。”
贾诩轻轻捻着胡须,对步骘道:
“子山,不知你可曾捉过贼?”
步骘点头道:
“我曾奉主公之命,征讨过山越。
那山越时常下山劫掠,算是贼人吧?”
贾诩笑着点头道:
“是贼人,那这些山越人抢了财货之后,你若是穷追不舍,他们会如何?”
步骘道:
“如今我大乾境内,已经没有山越作祟了。
山越之众,都被主公所教化。
不过当年的山越贼人着实奸猾,若是我们追得紧了,他们就会遁入大山之中,依靠地利与我军为敌。”
贾诩继续问道:
“山越也不是铁板一块,如果他们之间有矛盾呢?”
步骘理所当然道:
“那自然是以对付我们为主,在我军征讨之下,山越贼人还起内讧,那不是找死吗?”
说到这,步骘好像明白了什么,继续道:
“文和先生是说…如今的袁氏,就如当年山越一般?”
贾诩微笑颔首道:
“不错,就是此意。
大燕内部本就矛盾重重,文武不合都是小事。
最重要的是,袁绍的几个子嗣为了太子之位,斗得相当激烈。”
“袁绍身体康健之时,自然能压得住他们,他的几个儿子也不敢造次。
如今袁绍身患重病,几乎不能理事。
这监国大权,总要落在这些儿子们身上吧?
他们都想当太子,而太子只有一个。
子山想想,袁绍的儿子们,会如何做啊?
难道他们会兄友弟恭,互相谦让?
哈哈哈…”
步骘道:
“袁绍之子,必然用尽手段,甚至兵戎相见!”
袁耀开口对众人道:
“我大乾在燕国早有谋划。
他们不仅会兵戎相见,还会殊死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