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年代文里的菟丝子1

她怎么顶得住?

可若要叫她像某些人那样,下嫁给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虽然性格称得上老实靠谱,但毫无知识文化的人。

她是不愿意的。

哪怕那条路,是她最好走的一条。

又或者嫁给新来的知青?

不行。

她是坏份子,是被迫来的,可不像知青是“自愿”增援广大农村搞建设的。

人家可不待见她。

思来想去,原主病倒了。

她也想过,不然干脆就这样随父母去了,一了百了。

不过她又被人救了。

村支书的女儿·刘红梅,她从前刻意交好的、想给家里找个大腿的目标。

那一瞬间,原主便有了主意。

她冲刘红梅各种卖惨,又说时常在外头看见在她屋附近转悠的年轻男人,她实在害怕极了……

哄得刘红梅一时心软,便将她带回了自己家。

往后的原主,凭借嘴甜温婉,踩着大大咧咧的刘红梅作对比,博得一片好名声。

一计成功,原主尝到了甜头。

她看似依附刘红梅,实则在榨干对方全部价值后,又觉得一个家里,有两个女儿实在是太多了,以及……

有个熬不住苦日子的知青,在勾搭刘红梅。

如果让这个知青娶了刘红梅,进了刘家,那她呢?

她怎么办?

于是,她骗了刘红梅。

她亲手杀了刘红梅。

然后故作一无所知的回家,骗刘父刘母,说自己也不知道刘红梅去了哪,只知道她最近好像和一个知青走得比较近。

刘父刘母去找,只寻回一具尸体。

那知青便成了最大的嫌疑犯。

在原主的推动下,村里众人都觉得是知青想强迫刘红梅未遂,一时冲动失手将人杀了。

于是,知青也死了。

刘父刘母那段时日,痛不欲生。

他俩可就刘红梅一个孩子,从小也是捧在手心里养大的,还不到二十就没了,叫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

心怎么能不痛?

原主抓住时机,跪在地上,哭诉自己和刘红梅关系好,又说受刘父刘母多年照顾和疼爱,如若二老不嫌弃,她愿意认二老作干亲。

如果二老不愿意,她也会像刘红梅那样,照顾二老。

起先,刘父刘母是不愿意的。

可架不住原主演得好,又见天儿的叹息,“若是红梅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