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倒是能顺带着收拾,刘邦也不会介意趁人之危。
可别忘了,在这场挑战之中占据主导的,不仅仅是刘邦一个人。
以项羽的性子,若是知道了这一战张献忠的作为,以及李定国和他麾下将士的付出。
项羽会眼睁睁看着韩信趁他们病要他们命?
“项羽那婆婆妈妈的性子,若韩信真的一意孤行,他还真可能调转枪头。”
刘恒想了想,事实好像还真TM就是这样。
对付清军,那肯定是没有二话,也没人能比项羽更懂得怎么在正面击溃清军的信心。
但除了清军之外,尤其是对待携手作战,且伤亡极大的盟友,让项羽趁人之危下杀手。
他有很大概率会掉过头来捅你两枪。
跟他那一身不似人的勇武截然相反,项羽的性子就是这样。
优柔寡断,婆婆妈妈。
“你们这又是在杞人忧天了,即便放张献忠回蜀中又能如何呢?”
“等灭了南明之后,以高祖治理天下的手段,要不了多久,张献忠便会被逼无奈归顺。”
“满清收复蜀中花了数十年的时间,那是因为他们屠杀,他们不将百姓当人看,所以反抗尤为激烈。”
“若是中原百姓的日子过的逐渐开始富足,再没有人会吃不饱饭。”
“到那个时候,蜀中的百姓看了,真的还有多少人会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跟张献忠造反吗?”
“别想的太多,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只有这多尔衮!”
老朱出身贫寒,他最清楚贫寒百姓的想法。
有口饭吃,能活下去,能看到希望,他们就不可能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谋反!
蜀中那片地方,有百姓支持的时候的确是易守难攻,可一旦百姓心向中原,那给张献忠的选择也唯有献城投降这一条路。
解决张献忠与否,在他看来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就只有多尔衮。
他毕竟在曾经的史书之上是清军入关最大的功臣。
从这段时间的画面来看,他的能力或许不如韩信,不如刘邦,但也绝对不差。
否则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之内便击溃李自成,甚至几乎将大顺军的所有东西都收归了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