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蜀中民心多向义父,且地势易守难攻,敌军前来讨伐也同样会有所不适,战力会降低不少。”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敌军得来强攻。”
只有面对强敌时,才能够激发出蜀中百姓一致对外的血性。
若是敌军不攻,甚至连围都不围呢?
蜀中粮食短缺,要往何处去寻?
还不是得与中原通商。
这商路但凡通了,中原百姓生活日新月异的消息便定然瞒不住。
到那时,敌军有很大机会兵不血刃便拿下蜀中。
民心所向,是因为百姓相信张献忠能够带他们过上好日子。
可到时候发现,中原百姓的日子比他们过的更好,中原的皇帝更加爱民如子。
那个时候,蜀中的百姓真的还会心向他们的大西王吗?
“敌军若是不强攻,那等待着义父的,恐怕就只有被逐步蚕食。”
“甚至于,连主动反抗可能都做不到。”
入主中原的那一方选择了平息战火,若是张献忠反而主动掀起了战事,那别说蜀中百姓能否支持,不骂他都是好事!
上位之人,最希望用战争来解决一切问题。
毕竟掀起战事,真正冲杀在前的也不是他们。
可下面的百姓却是要付出自己以及自己子女的性命作为代价。
他们会愿意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给上位之人搏荣华富贵吗?
“那依你的意思,我们就只能自缚双手投降了?”
“鸿远,我是真没想到,你竟然是这般懦弱的一个人!”
“我却是不同意,义父,在我看来,中原的局势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一触即破!”
“给我兵马,我定然能够替义父扫平天下!”
刘文秀满脸的戾气。
可惜回应他的,只有张献忠疲惫的摆手。
“扫平天下?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