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窟窿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寻常的办法填不上。
“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哪怕不识字的,只要他们真心想为民做事,想造福一方,也同样能够做官,甚至比一般官员做的还要更好?”
李二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可这话一出,天幕上却沉默了下来,不少人都在心中思量着,这么做的可行性。
不识字就意味着没读过书。
不读书,便不知过往历史,无法以历史为鉴。
也不会知道,那些优秀官员是如何治理一方。
他们只能自己独自在黑暗中摸索着最适合自己,也最适合治下百姓的手段。
所有人都知道,这样做的缺陷有很多,却有着一个谁也无法否定的优点。
他们定然会是真心想对百姓好的!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
刘恒在沉思之后,率先反应了过来。
不识字有关系吗?
如果做官只能凭借科举,那自然是有关系。
不识字,就没有丝毫竞争力,甚至都不可能出现在被他们考量的范围之内!
可当下李二的假设是,招揽不识字,却擅长治理一方,包括对百姓足够好的,本质上足够优秀的人来填补朝廷在人才上的窟窿!
而招揽这样的人,自然是不可能用科举了。
“若是没猜错的话,你应该是想说让百姓自己举荐吧?”
“毕竟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
士族门阀之间的口碑不可信,他们从前就时常发生种种问题,如相互隐瞒,相互举荐来交换利益这种事时有发生!
但百姓之间不会有这么多弯弯绕,他们眼中不看口碑,只看谁对他们好。
“但这么做也有风险,毕竟百姓容易被欺骗。”
“尤其是一旦开始了让百姓举荐,那便会有很多不怀好意之人,假意善待百姓,等真正手握大权之后便会露出真面目。”
“要知道,这可不是在京师周遭,甚至都不在关内。”
“那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即便真的鱼肉百姓,朝廷恐怕也很难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