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有没有想过,这跟从前周朝时期的那家族继承式的官员选拔有什么区别?”
“的确是断了朝堂上百官的野心,但同时也是绝了百姓的路。”
“同时,没有丝毫往上爬的希望,也很容易养出一群尸位素餐之人。”
“虽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曹孟德说的没错,你先别出发。”
杨坚好心的提醒了一句。
看似是个新鲜的主意,实则是在开倒车,还是在往一个早已经被淘汰的方向疯狂踩油门!
“野心太大的确不好,可彻底断了他们的野心,却容易生出更多的问题。”
“那要不试试,咱的想法?”
老朱沉吟良久之后,有些犹豫着开口。
“说来听听,不过老朱,你可别犯孙权那低级的错误。”
赵匡胤率先捧场。
“那自然是不可能,不过这也只是咱的一个想法,具体是否合理,以及怎样推行才合理,还得诸位与咱一同完善才好。”
在整理了片刻语言之后,老朱将自己心中的构思娓娓道来。
说到关键处,不少人都听的拍手叫好。
这可不是孙权那种不成熟的想法!
按照老朱想的,官员往上爬的路,自然还是要留下的。
但任何官员的晋升,都不看资历,也不看举荐。
所有想更进一步的官员,都得申请调离京师,由天子安排地方,去做一年时间府尹。
一年之后,由天子亲自带着他的竞争对手们相互评判。
治理最好的,可升,最差的,则是降。
至于中不溜的,那就原地不动。
同时哪怕是那些不想晋升的,也同样不会被放过。
朝堂上的所有官员,无论是否想往上爬,每人每隔数年时间,便要去下面当一年县令。
这一年里,管理合格者才能继续入朝为官。
不合格者,便直接赶出宫去,将位置留给更合适的人。
而若是做的足够出彩,也能被破格提拔。
五年时间轮换,每年将五分之一的官员外派。
这样也同时解决了地方官员缺失与朝廷官员过多的问题。
很成熟,且听起来也真的有些可行性!
确保所有官员都不可能彻底脱离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