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只是,刘邦什么时候发现这件事。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将这些人尽数拿下之后,又该从哪找人来填补这些空缺。
不讨伐不知道,真正展开攻势之后,众人才发现,原来在中原的关外,大大小小竟然有那么多小国!
有的甚至只有个郡县,也同样称自己为一个国家。
而既然是国家,那就有着截然不同的语言、习俗,就得派遣新的一批官员去管理。
直到目前为止,刘邦都还在为新攻下的城池派遣官员而焦头烂额。
真要将这些伸手的官员都依法弄死,那又该如何去填补这些空缺。
以及即便找到了足够的官员去填补,又该如何预防他们走上这条老路呢?
现在看来,如果没有锦衣卫监察,仅靠他们的自觉定然是不够的。
绝大部分人的自觉性都经不起考验。
哪怕刘邦总有一日会发现,并且发现之后难逃一死,也定然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
且刘邦发现的时间越晚,一同堕落的人就会越多。
“萧何,你是否觉得有些不对?”
“这些人,你教了多久?”
看着一封封自关外送回来的奏折,刘邦越看越是困惑。
“最长的,教了大概半年,短的不足三月。”
萧何想了想。
笨些的,自然要教的时间就久一些,稍微机灵点的,三四个月也就勉强算是合格了。
“乃公记得,在大汉的朝堂上,也有不少人是你一手带出来的吧?”
“连那些人都时常犯错,办的事也算不上让乃公满意。”
“难不成我大汉的官员,就是比当下的这些官员要蠢一些?”
刘邦困惑的问道。
对此,萧何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绝无此种可能!”
“陛下,你为何会这般认为?”
大汉的官员蠢?
事实上,在他看来恰恰相反。
反而是刚刚经历了王朝末年的乱世,不少聪明人目前还在选择观望,在犹豫是否要投效当今的大汉。
第一批选择投靠朝廷的,或许是合格的赌徒,但论能力,却远远算不上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