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个音符缓缓消散在空气中,《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美妙旋律悄然落下帷幕。短暂的静谧后,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观众们沉浸在歌曲营造的温暖氛围中,久久难以自拔。
主持人谭颖慧眼中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她轻轻抬手,示意现场安静下来。待掌声渐息,她微微侧身,面向台下的观众,感慨万千地开口说道:“相信大家还沉浸在刚才的温暖与希望里。这首歌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它也是凌明哲教授对生活热爱的映照。” 她的声音轻柔却有力,在安静的场馆中清晰地回荡着。
“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都曾有过知青下乡的难忘经历。”谭颖慧微微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似乎在与那些有相同经历的人进行心灵的对话,“那段日子,有过汗水,有过泪水,生活的艰苦超乎想象。我们在陌生的土地上劳作,远离家乡和亲人,面对未知的挑战。”
“但正是那些艰苦的日子,塑造了我们坚韧不拔的性格,成为了我们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的神色,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凌明哲教授,他也有被下放农村的经历,他用他的笔触和音乐,将那段知青岁月的酸甜苦辣都融入到了作品里。他的《插队的小村庄》,每一句歌词、每一段旋律,都写出了我们知青的心声。”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首《插队的小村庄》,再次走进那段难忘的时光,去感受凌明哲教授对生活的热爱,对知青岁月的深情回望。”谭颖慧的话语落下,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满怀期待,准备在音乐中重温那段独特而珍贵的记忆。
当主持人谭颖慧的话语落下,舞台上的灯光渐渐聚焦在合唱团成员们身上,他们身着知青服饰,神情庄重而专注。在一片静谧中,《插队的小村庄》的旋律缓缓响起,宛如一阵轻柔的微风,将人们带入了那个遥远而充满回忆的知青岁月。
合唱团成员们深情地唱道:“就在那遥远的偏僻山乡,有我插队的小村庄。它没有青山也没有绿水,只有贫瘠的黄土山梁。”歌声中,仿佛能看到那个偏僻的小村庄,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伫立,没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只有那片贫瘠的土地,承载着知青们的青春与梦想。
“当年我怀着美好理想,住进了乡亲的草房。洒下过多少汗水和泪水,渴望改变小村模样。”领唱者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理想的执着。是啊,曾经的知青们怀揣着建设祖国、改变农村面貌的美好愿望,来到了这个小村庄,在那里挥洒着辛勤的汗水,也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与泪水。
“人生的甘苦在这里饱尝,难忘那插队的小村庄。破旧的窑洞呀苦涩的井水,还有慈祥的房东大娘。”合唱团的和声悠扬而温暖,将知青们对小村庄的深厚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破旧的窑洞,是他们曾经遮风挡雨的地方;苦涩的井水,见证了他们生活的艰辛;而慈祥的房东大娘,就像亲人一样,给予他们关怀和温暖。
“何日铁路能通进村庄,我一定再把你拜访。看看我当年栽下的小白杨,是否已经长成栋梁。”随着歌声的推进,情感逐渐达到高潮,现场的观众们仿佛也被带到了那个充满希望的场景中,想象着有一天,铁路修进了村庄,知青们再次回到这里,看到当年亲手栽下的小白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为小村庄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