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青山埋忠骨,献祭白文选!

混乱了,整个承运殿。

......

资阳城南山,戚元弼、戚元辅带一众神机营将士,在烈士陵园最前方,凿出了六百个坟坑。

最正中第一坟,不是何康的、也不是秦武缨的,是曾英舍命带回来的、大明四川巡抚龙文光的。

何康、秦武缨的灵台,就设在陵园大门口。

部分被烧焦、无法识别的将士,早已混在一起、无法识别。只能分开埋葬、各坟一堆。

一切准备妥当,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

崇祯带着王永吉、何庄、黄得功、刘泽清、马士英.......及一众文臣武将,亲往祭奠。

这一次,是公祭,全军祭,比祭奠刘良佐,更加虔诚、庄重、浩大。

崇祯带领众将,列队以祭。

崇祯大吼一声:“来人,带贼将白文选,为英灵恕罪。”

“带其余贼将,观刑!”

“末将遵旨……”徐缺大声领旨。

很快,五辆囚车,都被牵了过来。

其中一辆囚车打开,浑身伤痕的白文选,被五花大绑押了出来,压跪在何康、秦武缨的灵前。

看如此大规模的祭奠,其余四辆囚车中的张可望、张文秀、张定国、吴三省四人,也惊得目瞪口呆。

……

崇祯上前,亲读祭文。

“孟春既望,朕朱由检谨以太牢之礼,致祭于神机营故将吴康、秦武缨暨六百忠魂,及大明四川巡抚龙文光、将军刘良佐、资阳守军三万忠魂、三千营将士五千忠魂。”

“呜呼!朕承大统一十八载,兢兢业业,未尝敢忘祖宗社稷。今贼军四逼,山河破碎,尔等忠勇将士,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之壮志,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之忠魂,随朕转战南北,一路屡建奇勋。”

“然命运多舛,战事无情,尔等或殁于军,或伤于矢,或蹈于火,或死于刀箭之下。其状之烈,天地同悲!朕闻报恸哭,恨不能亲提三尺剑,与尔等同赴国难!”

“呜呼!忠魂已矣,精神善存。今尔等魂魄,或归泉台,或入地府。愿尔等英灵,护佑大明。我等存活者,亦将秉承尔等遗志,以精忠报国为训,以保境安民为责。”

“朕今谕令:凡阵亡将士,皆追赠爵三级,子孙免赋税十年;家眷年给粟帛,月赐廪禄,由兵部终身供奉。所遗忠骨,葬于南山,建“忠烈祠”享祭,立“忠勇碑”为万民敬仰。”

“呜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尔等虽殁,英风长存。朕唯愿山河再造之日,百姓安居乐业,天下黎明太平,庶几可告慰尔等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