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神清气爽地走了出来。
冯保看到朱翊钧之后,稍愣片刻,您瞧怎么着,皇帝陛下可是容光焕发啊……
“陛下,气色不错……”
“朕可不是好色之徒,这是朕的疗伤之药,这个女子啊,朕很喜欢,就让他跟着朕一路南下,了了之后,随朕回京。”
“是,陛下。”
………………
祭孔当日,寅时三刻,鼓声便响彻济宁城。
朱翊钧在偏殿换上十二章冕服,玄衣纁裳上绣着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十二旒冕旒垂落眼前,将视线滤成一片斑驳的金影。
殿外,三百乐官已列成八卦阵,手中柷、敔、编钟、琴瑟皆裹着朱红缎子,单等圣驾亲临……
出殿时,天色刚泛青灰。
数千名禁军执戟开道,戟尖挑着的绛纱灯连成两条火龙,顺着神道蜿蜒向孔庙。
神道两侧,跪满了官员,百姓。
有人抬头偷望,只见天子冕旒晃动,玄衣纁裳拂过御道,每一步都似踏在千年儒学的根基上……
孔庙大成殿檐角铜铃叮咚,晨光中,朱翊钧在月台前驻足。
殿内孔子坐像高九尺六寸,取“天地人”三才之数,冕十二旒,服十二章,与天子冕服同制。
朱一儒手捧玉笏,朗声唱赞:“初献——”
三十六名佾生踏昭平之曲起舞,广袖舒展如雁落平沙,手中龠、翟二器相击,鸣声清越……
朱翊钧接过光禄寺卿呈来的青铜爵,酒液在晨光中泛着琥珀光。
他俯身将酒泼向殿前三牲,膻香混着柏香扑面而来。
“亚献——”
乐声转急,佾生步法变作“龙跃于渊”,朱翊钧捧起玄色帛卷,帛上用金粉写着“惟天惠民,惟圣教民”,郑重地铺在供案。
直至“终献”礼成,编钟之声方止。
殿内烛火明灭,映得孔子像面容愈发慈祥而威严。
张四维展开黄绫祝文,声音穿过大成殿的藻井,在三十六根金丝楠木柱间回荡:“维万历九年,岁次辛巳,季春之吉,皇帝朱翊钧致祭于至圣先师孔子曰……”
“惟天惠民,惟圣教民,自洪荒肇启,玄德含弘,惟圣人挺生东鲁,阐微言于乱世,垂大道于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