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朕让匠人烧的‘劝农碗’,若是,诸君认同朕的话,明日便去行宫领上一只回去,若是诸君不认同,朕也不强人所难……一切都在良心了。”
刚刚还感动到热泪盈眶的乡绅们,听完皇帝的话后,总感觉不对劲。
这谁敢不认同啊。
领了这件上好的瓷碗,是不是回去就要把租子再降两成……
这……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不行也要行啊。
“今日朕敬你们这杯酒,不为迎奉金,不为绸缎玉帛,只为你们肯听朕说句掏心话,待佃农好一些,家中的粮仓才会满,朝廷的税赋才会稳,于公于私都大有益处……”
实际上,在皇帝说了那么多之后,申时行,张四维等人也已经明白过来了。
这上百的乡绅,都是各个府的最大的乡绅,他们的行为是能够影响很多人的。
“陛下的心意,草民等岂敢不领?明日便着人去行宫领碗,往后庄上的佃户,定按陛下说的办……”一乡绅打破了沉静。
随后,其他乡绅也开始附和。
“是啊,是啊,陛下惦记着我们,也惦记着百姓,是我大明朝的福分啊……”
………………
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要从人家身上割点肉,可大家都很配合,积极性都挺高的吗……
“申爱卿……”
“臣在。”
“明日让户部造册,领了‘劝农碗’的诸君,年终可免三成粮税——当然,得看他们庄子里的佃农,是否真能吃上五成口粮。”
“是,陛下。”申时行赶忙应道。
皇帝这是拿糖衣裹着刀——领了碗的,若不减租,便吃不着免税的甜头吗,不领的,便是明着打天子的脸……后果更加严重……
“陛下圣明!”张四维适时出声,蟒袍在青砖上拖出窸窣响动,“此等仁政,当让天下知陛下心系黎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