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干干一天的苦日子当爹娘的过够了,但凡有的选,谁也不愿意再让孩子们沾手。
每每这个时候秦运国两口子是最得意的。
整个村子这么多人户,就他家养出了个大学生,上学就等于上班,月月有开支。
如今又有了儿子,后半辈子有了指望,一时间风头无两,算得上是大队上最得意的人户了。
像是怕被人遗忘似的,林帮娣总是不遗余力的卖吹自家那点儿事儿,这不,见乡亲们都在说要让女娃子读书的事儿,她又端起来,指教上了。
“咳嗯~咳嗯~”清了清嗓子,林帮娣抱着儿子,侃侃而谈,“老话说的好~养儿不读书当不得养头猪!不论男娃女娃,愿读书、会读书就是好娃!得受教育呀!不能省钱的!”
本来招娣考上重点大学就是个正面典型,连大队长也带下来过上头领导的问候,极有面子,因此听她胡咧咧的人还真不少。
村里都是大老粗,没那么多讲究,想到啥就说啥,当即有个妇女嚷嚷道:“再想省钱也不能在娃身上省啊,不是咱抠门儿,是真没钱!铁根他娘,说说你和他爹是咋把招娣供出来的呗!”
自打生了儿子,村里人投其所好,将林帮娣两口子的称呼一夜之间从招娣她爹娘换成了铁根他爹娘,夫妻俩十分受用。
只话是好话,说话的人也没有坏心眼儿,确是有些为难人。
招娣是怎么有机会读书的,又是用啥钱供出来的,别人不晓得,她林帮娣还能不晓得?
只想过过嘴瘾而已,她可不想给秦小妹那不讨喜的贱丫头当踏脚石。
要被这村儿里的人知道自家使了二叔的卖命钱,那死丫头不得得意死,将来指定要赖上招娣的!
这可不行!林帮娣光是想到有这种可能性,冷汗就下来了。
如今家里有儿子,家业可算能牢牢把握在自己人手里,她们两口子一把老骨头还加油攒、加油干呢,招娣的那一份孝敬自然也不能便宜给外人!
想了想,多说多错,林帮娣决心糊弄过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