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从容,分化,丢水里去

早安大明 迪巴拉爵士 1814 字 1个月前

在杜贺和秦源领军出战后,蒋庆之就回了驻地。

有人忍不住去请示严嵩,说前方将士厮杀,长威伯这般不管不顾,妥当吗?

严嵩的回复是,老夫也得歇一歇。

好了,两个统军大佬都歇了。

“一军主将若是惶然不安,让麾下作何想?”

严嵩住的宅子颇为奢华,书房里,两大排书柜中摆满了书籍,严嵩随手拿起一卷,并未发现有翻阅的痕迹。

“义父,蒋庆之这是故作姿态。”赵文华在另一侧找到了一本游记。

“故作姿态也好,无意为之也好,那些人至少消停了些。”严嵩也颇为头痛那些文官,没事儿就来他这里亮个相,或是无话找话,或是献媚……

从古至今,在京师为官都是士大夫们的梦想,但僧多粥少,大多数人还得在地方苦熬。

为官的地方也分三六九等,比如说南方,那地儿富庶,就算是你不去刻意贪腐,几年地方官做下来,积攒的钱财足以让你致仕后做个富家翁,儿孙无忧。

而在北方却不同。

北方经济本就不及南方,加之草原异族威胁,故而在北方为官不但要面临治下钱粮入不敷出的困境,还得要提防草原异族南下。

而九边就是大明的最北方,在九边为官,堪称是在地狱中行走。

所以但凡有些关系的,哪怕是去南方,也不会去九边为官。

在此之前,大同文官提及严嵩多是不屑一顾,什么奸佞,什么祸乱朝纲……

当严嵩出现在大同后,这种声音消失大半,这些文官反而有事无事来套近乎。

“元辅,有人求见。”随从进来禀告,“是大同几个文官。”

严嵩捂额,“就说老夫歇了。”

“是。”随从出去,严嵩坐下,赵文华过来给他斟茶,“义父,这些文官对蒋庆之敌意颇重,对义父却颇为恭谨。”

严嵩抚须,“只因老夫能决定他们的命运前程。”

赵文华笑道:“往日这些人在背后说义父的坏话,仿佛势不两立,如今却主动求上门来……丑态百出啊!”

“人就是如此,没有好处自然敢品头论足,这便是无欲则刚。一旦有了好处,随即变脸。”严嵩见多了这样的人,不觉得奇怪,“人心趋利呐!”

赵文华坐下,“义父,我有些好奇,蒋庆之若是想提拔些人手,吏部熊浃那边应当不会为难他。再有陛下也会默许。可他为何不动?”

严党为何能势大?

便是因为但凡靠拢自己的人,严嵩父子就会提拔。渐渐的身边就聚拢了一大群人。这么一群人聚集起来的力量非同小可,故而哪怕是外界非议再多,依旧无法撼动严嵩父子一根毛。

“千里为官只为财。”严嵩唏嘘着,“那些人在老夫这里看到了好处,便趋之若鹜。蒋庆之……”

严嵩想着那个年轻人,突然就想到了自己当年。

那个时候,老夫也曾踌躇满志啊!

“蒋庆之曾说宁缺毋滥,义父,这人有些犯蠢。”

“不是蠢,那是抱负。”

赵文华不以为然。

决定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看法的因素,不在于外界的准则,而在于此人的内心世界。

你看这个世界丑恶,是因为在你的内心世界中,这个世界就是丑恶的。

世界本无美丑,本无善恶,是你内心世界的对外投射罢了。

决定你心境的和外界并无关系,只和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关系。

赵文华贪婪,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唯有利益才是永恒的。

至于什么家国天下……卧槽尼玛,那和老子有半文钱关系?

至于什么抱负……赵某人的抱负就是升官发财,就是享受。

这样的内心世界投射出去,蒋庆之在他的眼中自然就是个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