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一切都是好好的,剧本都按照李恪长孙冲预想的那样,等热气球小队投完炸药包就返程,再让地面部队进攻做收尾。
可哪曾想,这时有一股妖风突然从海面上吹来,热气球小队被这股风一吹,直接就往高句丽国腹地飘去。
搞的李恪这时也没心思水墨豆腐拿下高句丽,而是急忙派指挥地面部队对高句丽发起全面进攻,说什么也要把热气球小队给全部接回来。
哪怕热气球上面没有长孙冲,李恪也会这样做,毕竟要是热气球小队丢了,哪怕是一架热气球丢了,都算了一场重大的军事错误,更别说现在一下子丢了五架。
PS:攻打高勾丽一共带来十八架热气球来,五架为一小组,其他三架做替补。
经过一天的追逐,有四架热气球成功回到了大唐军队的包围圈,而剩下的那一架刚好上面用长孙冲,落到了高勾丽的手上。
主要是,长孙冲他的身体素质虽说在同龄人里面是佼佼者,但毕竟不能跟那群身经百战的士兵相比。
其他四架热气球上,有两个士兵可以轮流来蹬螺旋桨往自己军队那边走,长孙冲这架满打满算也就是一个半士兵的力气来蹬螺旋桨。
好在高句丽被大唐给打怕了,哪怕是捉了长孙冲都是对着长孙冲好吃好喝的招待,生怕因为长孙冲,大唐不顾一切的来攻打高句丽。
但高句丽也不是单纯的招待长孙冲,而是以长孙冲为要挟,让大唐军队停止这一次攻打高句丽,并要同大唐朝廷签订停战协议,防止自己一把长孙冲给送回去,大唐再次举兵攻打高句丽。
这时就能深刻表明,那位钱老的话:有剑不用和没剑在手完全就是两种情况。
要是大唐没有在战事上暴露,自己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高句丽俘虏了长孙冲怎么可能只提这点小小的要求,起码得回大唐赔偿他一些损失,甚至是拿土地来换人。
身处高句丽的长孙冲听到这个条件后,立马就选择绝食,表示自己死不死无所谓,高句丽必须得没。
不能因为自己,而放弃这个大好机会,攻打高句丽可不单单只是为了给李世民做寿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