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刚过,夜色犹如一块厚重的幕布,还未完全褪去。
太子府的书房内却灯火通明,烛光摇曳,将屋内的一切都映照得影影绰绰。
陈潇坐在书桌前,眉头微蹙,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的羊皮纸。
手中的毛笔在纸上轻轻划过,每一笔都倾注着他的心血,勾勒出最后的线条。
终于,他长舒一口气,放下笔,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刚刚完成的图纸上。
那是一座图书馆的设计图,为了这份图纸,他已经构思了一晚上了,每一处细节都经过反复斟酌。
羊皮纸上墨迹未干,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光,仿佛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无限期望。
“殿下,户部尚书孙大人到了。”刘小西在门外低声禀报,声音隔着门传进来,带着一丝谨慎。
陈潇微微起身,整了整衣冠,声音沉稳有力:“请孙大人进来。”
不多时,孙禄辉踏入书房。
这位年过五旬的老臣,面容略显疲惫,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走进书房,先是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动作中带着官场多年养成的刻板与谨慎,行礼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算袋,那是他多年来掌管户部养成的习惯,似乎这样能让他在面对复杂事务时更有底气。
“孙大人不必多礼。”
陈潇亲自走到一旁的茶桌前,拿起茶壶,为孙禄辉斟了杯热茶,
动作娴熟而自然,尽显主人的殷勤,
“冒昧相邀,实在是有要事相商。”
孙禄辉双手接过茶盏,却并没有立刻饮用,只是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疑惑:
“殿下但说无妨。”
他的眼里露出一丝郑重,毕竟在这朝堂之上,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有着深意。
“孤想在城南修建一座图书馆。”
陈潇说着,将桌上的图纸缓缓展开,摊在孙禄辉面前。
然后指尖点着图纸上用朱砂标记的位置,“选址就在此处,城南的贫民区。
只是,那里需要拆迁三百余户百姓。”
孙禄辉一听,手中的茶盏猛地一抖,茶水溅到了袖口上。
他却顾不得擦拭,脸上瞬间露出惊讶与焦急的神色,急忙说道:
“殿下可知那片棚户住着多少匠户?光是安置费用……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财政支出的深深担忧,毕竟作为户部尚书,他对国库的每一笔开支都要精打细算,容不得半点马虎。
“每户补偿二十两,另建新居安置。”
陈潇神色镇定,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
他从案下取出一个木匣,轻轻推开,顿时,匣子里是一叠叠银票。
“这是十万两银子,若是不够,本宫自会筹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