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浴血奋战

而江东大营中,周瑜正与诸葛亮商议下一步的行动。“孔明先生,曹军虽然初战失利,但实力依旧强大,如今坚守北岸,整顿军备,我们该如何应对?” 周瑜问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公瑾放心,曹军水师损失惨重,短期内难以恢复。而且,曹操多疑,此次战败后,必定对江东更加警惕,不敢轻易冒进。我们只需坚守长江南岸,派士兵不断骚扰曹军,消耗他们的粮草和士气。同时,派人联络荆州南部的刘表旧部,让他们起兵反叛,扰乱曹军后方。如此一来,曹军首尾不能相顾,不出半年,便会不战自溃。”

周瑜闻言,连连点头:“先生妙计!就依先生所言,派人骚扰曹军,联络刘表旧部。”

时间一天天过去,双方在长江两岸对峙起来。曹军多次试图渡江进攻,但都被江东水师击退。江东士兵则不断乘坐小船,夜间偷袭曹军大营,烧毁粮草,骚扰曹军士兵休息。曹军士气渐渐低落,不少士兵开始思念家乡,军心浮动。

徐庶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知道,再这样对峙下去,对曹军极为不利。“丞相,长期对峙,消耗太大,我军粮草虽充足,但士气日益低落,若是再不想办法打破僵局,恐怕会生出变故。” 徐庶对曹操说道。

曹操叹了口气:“先生,孤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江东水师防守严密,我军水师尚未恢复元气,难以强行渡江。文和派去的细作,也未能离间孙权与刘备的关系,反而被他们察觉,损失惨重。”

就在这时,贾诩走进营帐,脸上带着一丝喜色:“丞相,徐先生,有好消息!荆州南部的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等人,不满曹操统治,已暗中联络刘备,准备起兵反叛。如今,他们已在荆州南部发动叛乱,攻占了数座县城,牵制了我军不少兵力。”

曹操闻言,脸色一变:“什么?金旋、韩玄这两个匹夫,竟敢背叛孤!”

贾诩接着说道:“丞相,这虽然是坏事,但也未必不是好事。刘备派关羽率军前往荆州南部平叛,如今江东水师的兵力也被分散了一部分。我们可以趁此机会,集中水师力量,强行渡江,攻打江东!”

徐庶眼睛一亮:“文和所言极是!如今江东水师兵力分散,正是我军渡江的绝佳时机。虽然我军水师尚未完全恢复,但只要将士们奋勇杀敌,定能突破江东水师的防线!”

曹操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好!就这么办!传令下去,水师全力备战,三日后,再次渡江,攻打江东!此次,孤要亲自督战,务必一举击破周瑜小儿!”

三日后,长江北岸,曹军水师再次整装待发。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和补充,水师的战船虽然依旧不如战前,但士兵们经过上次的惨败,反而更加勇猛,心中都憋着一股劲,想要一雪前耻。

徐庶站在主舰上,目光坚定地望着江东的方向。他知道,这一战,将决定曹操伐吴的成败,也将决定天下的命运。“将士们!上次赤壁之败,我们蒙受了奇耻大辱!今日,是我们报仇雪恨的时刻!随我渡江,击破江东,建功立业!” 徐庶高声呼喊着,声音充满了力量。

“击破江东!建功立业!” 将士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曹军水师的战船缓缓驶离北岸,向江东方向驶去。江面上,战船乘风破浪,鼓声震天,士兵们手持兵器,神情肃穆,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恶战。

江东水师很快发现了曹军的动向,周瑜立刻下令迎战。双方战船在长江中相遇,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再次展开。曹军将士们奋勇争先,凭借着战船的优势,不断向江东水师发起冲击。江东水师则凭借着灵活的战术,顽强抵抗。

晨雾尚未散尽,便被一阵急促的号角声撕裂。曹军水师的战船如蛰伏的巨兽,密密麻麻地停泊在港湾内,船帆尚未完全展开,却已透出一股肃杀之气。江风卷着水汽扑面而来,带着些许寒意,却吹不散将士们眼中的炽热。

经过半月的整顿与补充,曹军水师的规模虽不及战前鼎盛 —— 被火攻焚毁的楼船仅剩三成,其余多是临时征召的商船改造而成,船身斑驳,甲板上还残留着焦黑的痕迹 —— 但每一艘战船上,士兵们都已整装待发。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甲胄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手中的长矛、大刀寒光凛冽。与战前的骄纵不同,经历过赤壁那场火光冲天的惨败后,这些士兵的眼神里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决绝。每个人的胸口都憋着一股郁气,那是耻辱,是不甘,是对江东水师的刻骨仇恨。他们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横渡长江,将昔日的败绩彻底洗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码头边,几名工匠正做着最后的检查,他们用铁锤敲打加固船板,将新的绳索牢牢系在桅杆上。空气中弥漫着桐油、木材和汗水的混合气味,与江面上的水汽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战前氛围。不远处,粮草车排成了长龙,士兵们正有条不紊地将干粮、箭矢搬上战船,每个人的动作都迅速而沉稳,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彼此眼神中的坚定。

主舰 “破浪号” 上,徐庶身着青色儒袍,外罩一件玄色披风,迎风而立。他面容清俊,眉宇间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目光越过滔滔江水,望向江东方向,那里云雾缭绕,隐约可见对岸的山峦轮廓。他手中握着一卷竹简,上面是连夜修订的作战计划,墨迹尚未完全干透。徐庶深知,赤壁一败,曹军元气大伤,此次出征,不仅是为了报仇雪恨,更是为了扭转曹操伐吴的颓势。若此战再败,北方战局将岌岌可危,天下三分的格局或许就会尘埃落定。他的肩上,扛着的是数万将士的性命,是曹魏的未来。

“先生,丞相已在中军帐等候,只待您一声令下,便可启航。” 一名亲卫低声禀报,语气中带着崇敬。

徐庶微微颔首,将竹简收起,转身走向船头。此时,曹操正站在甲板中央,身披金色铠甲,腰悬宝剑,虽已年过五旬,却依旧精神矍铄。他目光扫过麾下将士,眼神锐利如鹰。看到徐庶走来,曹操微微抬手:“元直,一切就绪?”

“回丞相,战船检修完毕,粮草、箭矢充足,将士们士气高昂,随时可以渡江。” 徐庶拱手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