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是有的,道路是曲折的,顺应本心,这是李归书所能做的全部。
已经感到有趣的诸葛一此时也在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李归书,研究着其落子的棋道原理。
一开始,他对解说说的随缘还是有点怀疑的,等到他认真观察清楚,甚至动用宗师级的兴复大道进行论证后,才笑着摇了摇头。
随机是假的,这一点百事通终究是说错了,因为这李归书的一切在诸葛一看来确实是有迹可循的。
这并不是真正的随缘,亦或者说,真正的缘,就是李归书本身!
一开始诸葛一还以为李归书和他的大道刚好相反,结果等到仔细观察之后,他发现,这所谓的随缘其实和他的兴复,反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怪不得你止步职业九段,果真天纵奇才。”
诸葛一暗自感叹,他已经看明白了,李归书之道,虽不叫兴复,却是有兴复之意,换一种说法,李归书那叫作集文!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对弈,不断累积能为他所觉悟的文字,形成属于他自己的文字库。
之所以他每一次看起来都很随缘,那是因为李归书现在位阶太低,积累也太少。
上下几千年的文字记载何其浩渺,想要通过短短几十年乃至于十几年的对弈中逐步觉悟那是什么概念。
在棋局之中觉悟一道文字,和在棋局外学习的难度截然不同,但李归书的道只能在棋局之内。
他这样的棋手,太适合世争了,一旦进入世争,诸葛一明白,只要多经历几局,李归书的棋道水准就会呈几何上升,那时的他,甚至有可能,一招得道,直入宗师之能。
然而,这样的天骄,最难的就是,怎么步入国士?
没法步入国士,压根无法承载世争,也没有各种如果了,这也是之前人族的残酷。
像李归书这样的天骄,圣院并非不知道,然而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相对于一位宗师的得失,不能成就更高,终归是没有必要加码的。
如果能成就圣级,那么自有气运,定不会卡着国士不得精进。
这就是圣院之前最为基础,也是公认的棋道选拔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