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也不用去追究到底是哪里人了,因为他是外国人,最早他的记载是《毗沙门天王仪轨》,为天王之子,所以才叫太子,毗沙门天王形象后和战神李靖融合,才变成了托塔天王。
轩辕时期历法有了雏形,在颛顼有了颛顼历,后在尧时,帝尧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负责观测天时,完善颛顼历,至此历法基本成型,也就是农历,即阴阳合历,通过观测太阳,月亮,木星的运行轨迹而制作出来的历法,后世继续精确时间,通过闰月,来抵消合历时的数字偏差。
现在的的阳历,并不准确,并且月中十五,不一定是圆月,三十天一个周期之后,也不一定是新月。
羲和,在轩辕时期,可能没有此人,是后来对于羲,和二族合称后,造出来的神话人物,具体是哪个,不得而知,看专业人士应当怎么看,但上古没有史书,怎么得知呢?
反正现在在白风面前的,就是羲和,常羲两位女官。
华夏派来观测月亮的人,反而能力不如轩辕部的人强,这是因为在很久之前,轩辕部,神农氏这些比较古老的部族,已经在观测星空,并且有一定的认知了,原来的华夏,就是一个小部落,没有时间和能力,对着天空去发呆。
白风询问他们对于观测月亮的进度。羲和便总结说到:“我们通过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发现月亮是三十天变化一次,用华夏的话说,就是一个周期,我们把月亮开始变大的第一天,叫朔,月亮变的最圆的一天,也就是第十五天,叫望,望之后,月亮又开始变小。
其他的一个词,都是你们华夏的词,比如上弦月,下弦月……”
轩辕吃惊:“那你们这不是已经观察出来结果了吗,为什么不说,现在还在观察什么呢?”
羲和回轩辕:“族长,因为我们发现,有几颗星星,在每天太阳落下和升起的时候,都有一些变化,在特定的日子里,就会固定在同一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