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秒。
两秒。
一秒。
没有给他们更多的讨论时间,倒计时结束,黑板上的文字出现更新。
【实验课现在开始 。实验课总时长二十分钟,实验课题如下:】
【昨天下雨了,小明掉进了水里,是谁杀了小红?】
【请在二十分钟内完成实验,找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黑板上显现出新的倒计时,这一次的时间有足足二十分钟。
然而时间越长,往往昭示着难度越高……江淹反复把黑板上短短的几句话阅读了几次。
教室里其他人对黑板上显示的内容更是疑惑:
“小明?小红?”
“是我的理解能力出现问题了吗?我怎么看不懂这写的到底是什么?”
“小明掉进水里,和小红有什么关系?”
“不不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小明是谁?小红又是谁?我们该怎么做这个实验?”
“实验课内容和课间准备的有什么关系吗?”
“难道是因为我们什么准备都没做,所以才不知道实验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不明白……”
“……”
江淹也在思索小明和小红的问题。
是代指教室里的其中两个人?还是两个另外尚未发现的存在?文字越短,反而需要研究的信息越多……江淹观察着议论纷纷的其他人。
小明,小红,没有提到任何特征信息。
“其实还有一个关键点。”江淹突然出声打断了其他人的讨论。
几人不自觉的停下来,看向江淹,等待他再次开口。
江淹提醒道:
“时间信息——下雨天。”
几人一愣,然后不自觉转动视线看向教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