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意味着双方并不说,在某些软实力上、或者说运气上存在差距。
而就是他们这些卡尔迪亚军区的贵族,已经彻底没有武德了。
昔日的仆从国格鲁吉亚,调集出一支偏军,都能将他们彻底降服。
这意味着,他们之所以能留存到现在,与其说是他们的能力,倒不如说是他们的幸运。
当十字军发动冲锋的时候,即便相隔很远,他也能感受到那股气魄,可还没等他高兴多久,拉丁人的骑士便被对方轻松应对。
这已经是全方面的差距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对于约安尼斯来说,倒是没什么好讲。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见势头不对,他选择该走就走。
虽然约安尼斯走之前,没有带走自己卡尔迪亚将军的旗帜,并且临时任命举旗的为自己副官,让他居中指挥。
但那些举旗的人又不傻,见约安尼斯先走为敬后,没多久他们便与之效仿。
也由此这次战斗,进入到之后的衔尾追杀阶段。
相比起小规模战斗残忍,这种大规模的战斗,在很多时候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的伤亡。
相对比较高的着甲率意味着寻常武器的劈砍,并不一定造成有效伤害。
当队伍排列的相对密集时,其实也意味着士兵难以发动高效的攻击,这等于说更容易被盾牌挡住。
而若是作战双方的战斗意志都不算很高,或者心有灵犀一点的话,如意大利城邦战争,那么纵然是万人规模的混战,也可以做到把伤亡数字控制在几十人。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战争的参与者而言,见血反而是少数情况,更接近于一次高强度、高风险,稍有不慎便会丢命的刺激运动。
当然,若一方战败,被追杀的话,就是截然不同的体验了。
他们成了猎物,而猎人就在自己身后,一支支箭矢从身边划过,若是慢点,就会被刀剑劈中脖颈。
他们必须死命的逃,逃的比其他人更快,如此才更有可能存活。
盖里斯是调集了一部分突厥骑兵,埋伏在这附近的。
虽然说数量不多,仅仅只有百来人规模。
可只要骑兵一直追击,将那些试图集结军队的士兵或军官快速击杀,那么被恐惧所驱使的人,能够一路跑到自己累死,都不敢回头。
在这次赛跑中,约安尼斯是占据优势的,这是因为仗着自己没有直接进场参与混战,选择抢跑了,而且抢跑的时候,担心动静太大,也没选择骑马,而是光靠着两条腿跑路。
这提前几分钟抢跑所带来的优势是无与伦比的,再加上他和自己卫兵的体能一直保持的不错,在选择丢盔弃甲后。
居然,忽的就觉醒了自己身上的马拉松血脉,一口气跑出了两里格,见身后没有追兵后,才渐渐停下脚步,将慢跑变成了快走。
紧接着又是快两里格过去。
气喘吁吁的约安尼斯,已经只能拖着步伐正常前进了。
这1里格的路换算成公里,大致上有5.5公里远。
换句话说,约安尼斯在爆种后,一口气慢跑加快走,总计在两个半小时里润了有22公里远。
如此距离放在欧洲或者日本,都足够从一个领主或大名那里润到另外一个领主或大名那边了。
放在卡尔迪亚军区,这其实便是基本上马上要跑到特拉比松城了。
在远远的看到特拉比松城的塔楼后,约安尼斯才终于没继续走了,选择带着身旁卫兵们,找个地方歇一口气。
确切点来说,他们迫切的需要喝点水,浇灭嗓子里的那团火。
朝周围一看,到也还算幸运,这里距离他家的一处庄园不远,再多走几步路就有井水喝了。
虽然说,他们现在丢盔弃甲,七个人加起来,连两把剑斗凑不出来,但想来或许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吧。
毕竟这都到自家地头了,前些日子清乡的时候,周围那些不老实、有异端嫌疑的逆贼们,也统统杀了个干净。
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然而,约安尼斯所不知道的一点在于,在他们这边大兵集结迎战科穆宁兄弟的时候。
由亚历山德罗斯他们带领的农民运动,在特拉比松附近,发动了全面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