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运河

盖里斯自然是认同这点的。

“所以,我们也一样需要盟友,并且这个盟友,将会与我们一同双赢,这就是我要说的另外一点——运河,一条能让桨帆船从地中海驶入红海的运河。”

对于土地并不适宜堆积大量人口的中东而言,贸易才是维系生存的必要前提。

不只是要在中东地区内部贸易,更要扩大东西方贸易的规模,从而使得这里能够堆积出足以推动规模化生产的资本。

“开挖一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相关的很多资料,我们都收集了。”

盖里斯在地图上指了指西奈半岛左边,接近尼罗河的位置。

同巴拿马运河不同,巴拿马的开挖难度,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是不可能的。

英国人在开挖巴拿马运河的过程中,至少有四万多工人,因热带气候丧生,且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存在海平面的高低落差,直接开挖的话,必定导致海水倒灌。

从1534年查理五世有这个想法开始,美国人在1913年才开挖成功。

但苏伊士运河,相较于后世直接贯通红海到地中海的那条河道,有一个相对来说简易的替代方案。

也就是将苏伊士地峡的几个湖泊连接起来,再分开开挖两条河道,一条通往红海,另外一条通往尼罗河。

(红线就是法老运河)

这条河道早在埃及第六王朝时期,就有计划,并在埃及第十二王朝的塞努塞尔特三世也就是公元前1800年左右完工。

公元前1470年,有记载是埃及远征军从红海直接乘船回到开罗,也侧面论证了该运河的真实性。

除去这些盖里斯脑海里比较粗浅的记忆外,过去这些年里,耶路撒冷对伊斯兰历史的考察,也得到了许多信息。

比如说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曼苏尔曾于767年下令关闭这条运河,以防止物资流向阿拉伯半岛的异议者。

再然后又有许多证据表明法蒂玛王朝哈里发哈基姆,曾修复过开罗至红海的运河。

但由于维护不佳,在两百年前,运河很快就被沙子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