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府兵缺陷 黑手身份

府兵制的弊端,恰恰也是其优势所在。只要有战争爆发,府兵制便能迅速调动起全民的尚武精神,展现出其强大的一面。

因为战争不仅意味着立功的机会,更是那些出身平凡的府兵建功立业的绝佳契机,是他们改变命运、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

然而,这种机会对于远离边疆、身处内陆的府兵来说,却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终其一生,或许都根本没有可能得到这样的机会。

也正因如此,在大唐时期,才会出现那么多杀良冒功的惨剧。那些渴望战功、渴望改变命运的府兵,在绝望与贪婪的驱使下,走上了这条不归路。首功制的弊端早已暴露无遗,为人们所诟病,但府兵制的问题却更为突出,更为棘手。

长期以来,府兵们都没有立功的机会,那么他们要如何维系自己的耕种生活?如何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保持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这些问题,都如同巨石般压在李渊与房俊的心头,让他们难以释怀。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去寻找一些小毛贼,然后自我吹嘘一番,最后将这些无辜的百姓杀害,以此来冒充军功。

李渊微微眯起眼睛,他的眼眸之中似乎隐藏着丝丝杀气。沉默片刻后,他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找一个能够形成拉锯战的地方吧。”

房俊闻言,不禁苦笑一声。他心里暗自感叹,果然做皇帝的都不是什么善良之辈,这种话竟然也能如此轻易地说出口。

然而,房俊并没有直接反驳李渊的话,而是接着说道:“老爷子,其实现在倒是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可以设法找出幕后黑手,然后出动大军对其进行围剿。”

他深知,世家无论南北,都会私自豢养一些士兵,只是这些私兵的战斗力有强有弱罢了。像卢氏、王氏那种地处边境的世家,他们所拥有的私兵数量可是相当可观的。

南方世家由于远离战乱,没有遭受战火的摧残,因此相对安全,私兵数量自然会少很多。然而,即便如此,其私兵数量仍然相当可观,绝不容小觑。

房俊心想,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他倒是不介意派遣自己府中的士兵前去历练一番,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实战能力,又能让他们积累一些战斗经验。

毕竟,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下,士兵们难免会滋生一些问题,比如斗志消沉、技能生疏等。

船只损坏后,房俊并没有急于继续前行,而是决定让武顺和武媚娘先行南下。这本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现在情况却变得有些棘手,因为他们还需要收拢流民。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

就在这时,在运河一侧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行人正聚集在一起,他们的脸色都异常凝重。原来,这行人正是之前策划袭击房俊船只的那群人。

然而,这次袭击行动以失败告终,不仅损失了许多训练有素的水鬼,还耗费了大量的钱财。

要知道,雇佣水鬼的费用可是相当高昂的,而且他们已经支付了一半的定金。如今,钱没了,水鬼也没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大家都别沉默了,说说看,接下来我们到底该怎么办?”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在一片死寂的房间里炸响。说话的人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率先打破了沉默。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房间里的每个人都蒙着面,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同伙,也不肯露出真实面目。这种诡异的氛围让人感到一阵压抑。

就在这时,其中一个人突然站了起来,他的脸上透露出一股煞气。只见他恶狠狠地开口说道:“一次不成,那就多来几次!”

“不错,绝不能让房俊看轻我江南世家!”另一个人随声附和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这句话却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房间里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之火。房间里再次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低着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话虽如此,可事实却是残酷的。这一次的袭杀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没有成功除掉房俊,反而引起了他的警觉。那么,下一次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这样的代价真的值得吗?

“此时从长计议,房俊此人已经警觉,再次出手成功的可能性很低。”终于,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一番激烈的争论过后,房间里依然没有得出任何结果。很显然,没有人有足够的底气对房俊进行第二次出手。

“若是什么都不做,那边……”有人面露忧色,轻声说道。这句话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众人的议论声戛然而止,一时间整个场面变得异常安静。

那边是什么人?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那可是跺跺脚就能让这片地方地动山摇的人物啊!要是真的把那边的人给惊动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他们这些人恐怕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我们还是先回去,看看家主们怎么说吧。”终于,有人打破了沉默,提议道。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毕竟在这种大事面前,谁也不敢轻易拿主意。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次的行动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绝非偶然。

运河,这个埋伏的地点选得实在是太巧妙了。无论房俊是南下江南,还是北上长安,这里都是他必经之路。如此一来,房俊就如同瓮中之鳖,插翅难逃了。

“那就不扯了……”众人纷纷附和着,然后如鸟兽散般迅速离去,只留下空荡荡的村子,显得格外冷清。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死寂。

在村子的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有一滩鲜红的液体正缓缓流出,仿佛是大地被撕裂后流淌出的鲜血。这滩血水散发着刺鼻的腥味,吸引了不少苍蝇前来觅食。

这些苍蝇在享受着这冬日里最后的晚餐,它们贪婪地吮吸着血水,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吃完这一顿,它们可能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了。

“站住!”就在他们准备坐上马车离开的时候,忽然传来一声怒喝,仿佛平地一声惊雷,在这宁静的村庄上空炸响。

众人惊愕地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三个人正步履匆匆地朝他们走来。这三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却个个身着甲胄,腰间悬挂着锋利的唐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显然来者不善。

“不好,快跑!”黑衣人心中暗叫一声,二话不说,转身便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奔而去。他们心知肚明,整个村子的人都已惨遭毒手,他们的行踪显然已经暴露无遗。

再加上大白天的,他们不仅身着黑衣,还蒙着脸,这副模样,任谁看了都会觉得其中有鬼。

黑衣人这一跑,顿时引起了禁军士兵的警觉。他们见状,立刻意识到情况有异,纷纷拔出腰间的唐刀,如饿虎扑食般紧追不舍。

“伤了太上皇,若是让你们就这样跑了,我们还有何颜面继续当差!”一名禁军士兵怒喝着,声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带着满满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