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已经近二十四个小时没合眼了,这大晚上的赶路难免不会出岔子,索性也就没有拒绝。
在院中闲聊了一番,曹子建对于老人的情况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老人名叫于大同,自小就随父辈在岛上生活。
同时,他也是这座岛上目前唯一的郎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他的医术,并不是家族传承,而是跟岛上一名已故的郎中学的。
早些年的时候,他母亲重病,一直都是那郎中帮忙治疗的。
那郎中见他家贫苦,一直没有收过诊金。
于大同为了报恩,就开始给那郎中做事。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于大同对医术一窍不通,能做的就是跟在郎中身后,上山采药的时候帮对方背着大篓子。
久而久之,郎中见于大同不仅肯吃苦,还表现出对医术感兴趣,就收了他为自己的弟子。
开始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交由对方。
二十年前,那老郎中病故,于大同就开始接替了对方在岛上的职责。
帮人看病。
兴许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着替别人撑把伞。
于大同不仅在医术上继承了那位郎中的手艺,品德上也是。
遇到极度贫苦的村民,他也是不收诊金。
这也使得,于大同在这座岛上,威望极高。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看到曹子建‘穷途末路’,于大同愿意搭把手的主要原因。
“好了,曹先生,看你一直在打哈欠,想来应该是困了,走,我带你去房间里。”于大同说着,便是起身。
曹子建这就跟着对方进入了屋内。
于大同的住所相当之简陋。
整个屋内就两个房间,外加一张吃饭用的桌子和椅子,就没有其他家具了。
不过没有家具,屋内也是没什么落脚点。
因为都被一些草药给堆满了。
夜,八点半。
曹子建躺在一张草席之上,在他的身上,盖着一条葛布。
就在他准备去找周公下棋的时候,一道急促的喊声传入了曹子建的耳中。
“于爷爷,于爷爷....”
这喊声下意识的让曹子建发动了心如明镜。
只见,在于大同的小院门口,正站着一个看着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
少年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原本也已经准备上床休息的于大同赶忙翻身下床,来到了院中,看着那少年,皱眉道:“小军,怎么了?”
“于爷爷,我爷爷,我爷爷他,没动静了。”
于大同深吸了一口气,这就转身跑回屋内,拿过一个药囊,跟着对方出了院子。
少年的家距离于大同的住所并不远,就隔了两间房子而已。
所以,曹子建用心如明镜,看得还是十分真切的。
只见在少年的家中的一卷草席之上,正躺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此刻,老人双眸紧闭,一动不动。
于大同看着老人的样子,好似已经知道对方什么情况了一般,露出了沉痛之色。
但还是象征的把了一下对方的脉搏。
最后,拍着少年的肩膀说了几句话。
等到于大同将话说完,少年先是难以置信,转而‘哇’的一声,痛哭了起来。
虽然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但曹子建已经知道了怎么回事。
那少年的爷爷走了。
这一幕,让曹子建想到了远在清凉寺村的大柱。
于大同又安慰了少年几句,便是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从自己房间的床底拿出一个黑色包袱后,重新回到了少年的家中。
包袱内装的是寿衣,以及长明灯之类的东西。
显然,少年的爷爷应该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已经交代过于大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