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勇时常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奇妙的联想——仿佛自己正是那块接受雕琢的羊脂玉一般。
那种感觉异常真实且生动,以至于贾勇似乎真能切身体验到被雕琢所带来的丝丝痛楚。
在他看来,学习葡语恰似使用细磨砂钻去细细打磨羊脂玉,尽管在此过程中同样会承受一定程度的苦痛,但这种痛苦相对而言较为和缓轻柔。
而在工作中,师父陈淑娜对他的排斥和打压,则更像是以粗磨砂钻打磨羊脂玉,其所引发的痛感无疑要剧烈得多,犹如狂风暴雨般猛烈冲击着贾勇的身心。
就在贾勇在思想上准备好离开业务三部,依靠季总的大力支持,开辟新的业务场景之际,刘明英来找他谈心。
刘明英像老大姐一样,回忆起了陈淑娜来华艺国贸公司之前,公司所面临的困难状况。
华艺国贸公司初创之际,季总和业务一部的李经理、业务二部的老朱三人齐心协力地构建起了公司的核心领导团队。
他们这些被华艺集团派遣到华艺国贸的干部,在华艺集团还是一家行业管理公司的时候,积累下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然而,对他们来说,外贸业务是一个崭新且陌生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他们却像初出茅庐的新手一般,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主要领导缺乏外贸业务经验,导致当时整个公司在拓展业务时完全就是一头雾水,毫无头绪。就好似那失去方向感的无头苍蝇一样,只能盲目地四处乱窜乱碰。
在此期间,公司不仅因为决策失误白白损耗了数额巨大的资本金,还频频遭受来自外部的商业欺诈,从而使得华艺国贸的经济损失愈发严重,一度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当中。
历经诸多挫折之后,季总最终痛定思痛,深刻总结出一条至关重要的教训:必须寻找那些具备丰富经验的外贸员前来助阵才行!
于是乎,兰天磊便成为了季总引入的首位社会招聘的外贸员。然而事与愿违,被寄予厚望的兰天磊,非但未能带领公司走出困境,反倒给公司遗留下了一大堆难以收拾的烂账。
当李经理和老朱开始对季总这种盲目引进所谓“人才”的策略,产生强烈质疑之时,关键时刻,同样是社会招聘的外贸员陈淑娜挺身而出,凭借其丰富的外贸从业经验,和业务拓展能力,成功帮助季总力挽狂澜,稳住了华艺国贸摇摇欲坠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