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书都送来了。
你说他们的孩子都那么大了,闹这些做什么。
不是娘偏帮祝家的人。有时候娘看着这么多人也很烦心,但祝家的兄弟姐妹,当真个个质朴,品质也很好。
往外来说,谁人不称咱们祝家家风好。
偏偏出了这档子事情。
哎!”
“和离书送来了?”苏氏大惊。
“是呀!”祝老夫人说,“你爹就是因为这事情去了你二叔那边。正商讨着呢!
和离书是今日一早送来的,你也算来得巧了。”
苏夫人连忙起身,“那女儿过去看看。那潘氏女儿去瞧了两次,看得出她并不想和离。”
“娘也跟她相处过,知道她是怎么样的人。是个老实本分的。可能是因为她那些兄弟吧!
那潘家兄弟真不是个好的,也是你苏家大人不计小人过。
女婿同亲家太过心软。”
苏氏听完母亲的话,才让平妈陪着去二房。
“娘,”苏桥动了动脚。
苏夫人转过头来,“你还小,这样的事情你就别管了。陪你外祖母散散步。”
“是!”苏桥应下。
苏夫人在祝府轻车熟路,这里毕竟是她生活了许多年的家。很快和平妈到了二房。
二房如今有祝府这个大家庭,有三个大院子。
二叔夫妇住一个院子,二堂哥夫妇带着孩子们住一个院子。
另一个院子,是二叔两个女儿住的。不过因为女儿们已经出嫁,现在是二堂哥及笄的女儿住着。
“大伯,爹,我看潘氏是铁了心了。”祝二爷惆怅地说,“我同她夫妻这么多年,没想到怎么也抵不过她兄弟。张口就是五万两,这么多银子,我去哪里弄啊!”
祝二爷说着,眼里竟有了泪花。
“我跟潘氏说了,可以给她一万两。那还是这些年,我跟她省吃俭用,存下来准备给女儿的嫁妆。”
“大哥,您怎么看?”祝二老爷也是神伤。
“我们也知道不是儿媳的意思,她在我们家这么多年,是什么样的品性,都看在眼里。”
“是呀,去年我腿发麻,儿媳硬是给我捶了三月。我这心啊,这会揪着似的痛。”祝二夫人也说。
“如果真只是要银子还好说,”祝老爷子说,“大伙一块凑凑,我那里拿两万两银子给你们,三房四房各出五千两。你们两个老的也给凑一万两。这五万两算是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