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大齐的国运,可得长生否?(第一更)

三先生叹息道:“你如此做,不是把大齐的百姓推向了深渊?”

“当年我们四人联手降服先生,不就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到了如今……”

话还未说完!

对面的少年,收回蓄着的笑意,只剩下一双古井无波的眸子。

“当时我可没有说是为了天下,只是你们一厢情愿的认为罢了。”

“我从不这样看待这方天下,天圆地方,我们如同一亩良田,或者说是一个蛐蛐盅,自有人俯瞰这亿万众生。”

“就如同我们看着脚下成群结对的蚂蚁窝一样,踩死一只或者用热水烫死一窝蚂蚁谁会在乎?”

“礼仪道德,家国天下,上面的仙人会在乎吗?”

“我们都是这天地的蜉蝣,朝生暮死,终究都是为了自己而活。”

“我苏景只是要去看看上面的风景罢了,有些埋葬在下面的尸骨,本应该如此。”

“当年我拜入先生门下就问过,帝王将相,盖世伟业,贤士书生,千古文章,香车美人,流传后世,英雄气概……”

“我苏景只问一句,可得长生否?”

三先生默然不语。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苏景亦不再多言。

四楼之上,昏暗的灯光下,一片寂静。

群芳宴仍在继续。

每位花魁的定场诗都会被送上四楼,供苏景和三先生过目。

二人面前已摆放了七八首诗词。

苏景细细端详,发现其中三首皆出自同一人之手。

“这谢观,倒是有几分才气……”

苏景低声自语,随即提笔写下一个诗题,吩咐下人传给谢观,命他即兴题诗。

三先生也微微侧目,多看了几眼谢观的名字,以及他所做的三首词。

恰在此时!

神隐司与屠魔司的两位都统匆匆登上四楼,恭敬行礼道:“苏相,三先生。”

苏景已恢复成那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微微抬眼:“何事?”

两位统领对视一眼,低声道:“苏相,有要事禀报。”

苏景淡淡道:“说吧,这里没有外人。”

两人略一迟疑,瞥了一眼三先生,随后恭敬道:

“启禀苏相,据暗探来报,谢家庶子谢观暗中结交三真教,并与三真天师来往甚密……”

苏景脸色不变。

“那就捉拿归案吧,彻查谢家。”

“是,苏相。”

三先生似有沉思后道。

“且慢!”

陈牧脸色不好。

随着苏诗诗的话语说出,今日他受袁夫人折辱谢观之事,怕是已经落空。

苏诗诗吩咐后面的侍女道,“燕儿,你去楼里面拿宝钞给观公子。”

在燕朝之时,陆沉就设置建造银庄,由国家统一铸造。

银票的前身是“飞钱”,商人将钱存入京城机构,以凭证在地方兑换,避免携带大量银两的风险。

三先生又在陆沉留下的《治北政要》上经过改良纸币。

在夫子的倡导下大齐开始广泛使用纸币,称为“宝钞”,成为主要货币形式。

苏诗诗以她的名声早就积攒起豪富的身家。

侍女已经转身去取。

二皇子陈丰看着苏诗诗,语气温和,关切问道。

“诗诗,你最近可还有心疾。”

“我让人送来了北方长生天的雪莲,让御医房配七宝,以文火熬制,已经送去了绮陌春坊,你记得按时吃。”

苏诗诗轻轻颔首,也没有拒绝,“多谢丰殿下。”

语气之中多了几分冷淡的疏离。

苏诗诗本就是敌国前朝公主,现在的花魁娘子。

与陈丰这位大齐皇子,犹如云泥之别,两国更是势如水火。

苏诗诗自是不愿与陈丰有过多纠葛。

陈丰对此却已习以为常,他与苏诗诗多年相处,皆是如此。

他见过太多女人,乃至后宫之中,太后已为他择定九大姓之贵女为正妃,然至今膝下犹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