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先生微微一笑,语气温和,“你当得起。”】
【白衣少年负手而立,手中那柄由元神凝聚的长剑已然消散无踪。】
【江风拂过,他背后的黑发随风轻舞,衣袂飘飘。】
【他缓缓收拢宽大的白色袖口,神色庄重,对着众人深深一礼,缓缓拜下。】
【“今日,谢过诸位。”】
【“先生不死,天下大凶。”】
【“我也侥幸脱了这牢笼。”】
【大先生闻言,面露愧色,转身背对众人。】
【魔师则微微挺直身躯。】
【莲池大师双手合十,低声道:“阿弥陀佛!”】
【陆华回了一个道稽,神色肃穆。】
【谢观与二先生相对而立,缓缓行礼,动作一丝不苟。】
【白衣少年见状,脸上的笑意越发明显,身影逐渐虚幻,周身开始散发出淡淡的金色光芒,头顶之上,三才之气汇聚。】
【二先生话锋一转,缓缓问道:“你们可知,为何我无法像三千年前的陆沉、黄道等人一般,飞升此界?”】
【“夫子,也困顿于在这人间?”】
【一个令人难以琢磨的问题抛出。】
【你眼神微动,陷入沉思。】
【魔师等人闻言,目光齐齐投向二先生,关于飞升之事,众人心中皆有疑惑。】
【二先生早已“剑开天门”,堪称三千年来比夫子更接近飞升之人。】
【这也是他们几人心中最关心的问题。】
【陆华拱手而问:“陆华愚钝,还望二先生赐教。”】
【二先生的声音随着江风轻轻飘来,带着几分追忆与怅然。】
【“年幼时,我曾随家中的护院学了几手庄稼把式的剑术,便仗之横行乡里。只有数日,教我学剑的师傅,在我剑下撑不过一招。”】
【“阿爹阿娘死后,我便离开了家乡,开始远游。”】
【“十七岁时,我见两人斗剑,剑气如虹,心有所感,踏入武道七境。”】
【“之后一年一境,十九岁便登临武道九境。”】
【“登高山,见云雾起伏,悟出第一剑——观云。”】
【“在南方荒庙夜宿,见鬼国大开,悟出第二剑——斩鬼。”】
【“入泽湖,悟出第三剑——斩妖!”】
【“进佛门,悟出第四剑——灭绝。”】
【“踏入草原长生天,见长风浩荡,悟出第七剑——风鸣。”】
【“二十一岁,元神步入阳神之境。”】
【二先生继续道,“二十二岁,见陇西道大旱,一剑斩来一场甘霖,见孩童老人开怀大笑,斜风细雨入剑门,我悟出了第九剑。”】
【“阳神与武道相融,生出本命,踏入天下大宗师之境。”】
【“九剑合一,斩落红尘,乃是斩下因果之法,夫子尸解在大齐,也能斩开这千丝万缕的因果。”】
【二先生淡淡一笑,目光悠远,“过去这么多年,也不知故乡门前那株梨花,是否开了?”】
【莲池等人听后,心中满是遗憾与感慨。】
【二十二岁的凝出本命的大宗师,何等惊才绝艳!】
【众人无不为之惋惜,如此天纵之才。】
【魔师眼神微动,他一甲子才生出本命,此刻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只可惜,三百年过去,我依旧在原地。”】
【二先生的声音继续传来,“我曾以为,此世已无飞升之机。若我生在三千年前,定能与陆沉、陆羽一般,踏破虚空。”】
【“我一生之道途,不屑如夫子那般,借天地之法,吞万民气运,苟延残喘于人间。”】
【“只是生不逢时,天时地利皆不在我。我手中之剑,夜夜壁上鸣。”】
【“这一丝遗憾与困顿,一直萦绕心头,直至今日。”】
【二先生忽得一笑,俊美的面容上仿佛有朵朵梨花旋开,身形虽越发缥缈虚幻,体内金光却愈发璀璨夺目。】
【他的眼神明亮,语气清朗,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