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时间,僧人脑海中的意识,便即倾泻出了微不足道的一角。
“炼气,最重要的便是要有恒心……”
“父皇,你放心,有朝一日,我一定会重振我灵朝!”
“……这方天地,可还有人是朕的对手?”
“无上真佛的人来了?不!朕宁可死,也绝不会投入这妖僧门下……”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中无美无恶……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佛与凡夫,无一不是六大所造,地、水、火、风、空、识……众生与佛本无差异……”
“无上真佛,居士着相了……”
王魃立在僧人面前,缓缓收回了手掌,眉头微锁。
阴神之力与搜魂之法共同使用,却也只是令得这僧人泄露出为数不多的信息。
其中大半都是这僧人记忆中难忘的场景,诸如第一次修行,与其父亲的谈话,登顶其所在的界域等等。
与无上真佛有关的,却寥寥无几。
甚至连那天殇佛主到底是何模样,擅长什么,皆都没有泄露出来。
泄露出来的部分,绝大多数也与他之前所知道的相差无几。
不过他倒是还知晓了些之前不曾知道的消息,譬如无上真佛有三大法界。
当初与云天界大战的那尊坐佛,以及看守界乱之海出口的卧佛之外,还有一尊立佛。
这三尊佛,便是三大法界,各自有大菩萨层次镇守。
只不过那尊立佛尚在另一处遥远之地,之前并未到来。
除此之外,倒是没什么别的。
“是因为地位还有些低的缘故么?”
王魃目露沉思之色。
罗汉等同于渡劫修士,地位固然不低,但涉及到无上真佛内部的一些秘密,所知道的显然也都是些外围的消息。
这对于王魃想要摸清楚无上真佛底细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唯一算是意外收获的,便是他从这僧人处还得来了一部佛法残篇。
名为《大极乐心经》。
只是不光是内容并不完整,似乎也属于低境界修行的内容。
“这倒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王魃沉吟了下,又再度出手,同时施展阴神之力和搜魂之法,面前的僧人再度痛苦挣扎。
只是那神秘金纹颇为奇特,似乎经过上一次的失手之后总结了经验,这一次王魃尽管再度成功,但僧人被阴神之力控制的时间,却明显减少了些。
相应的,泄露出来的内容,也明显少了许多。
涉及到无上真佛的信息仍是少之又少,倒是与那册《大极乐心经》的内容,却又多了几句,还多了一门佛门神通‘神足通’的修持法门,只不过也是残缺的。
这神足通和王魃以前在小仓界内接触过的‘神足通’有明显区别,只因其涉及到了规则的运用,而那规则却并非是修士们寻常修行的规则,却是地火水风空识这六大的结合。
这一瞬间,王魃豁然惊醒!
“我知道了!”
“修士们参悟的规则最底层是阴阳五行,是‘道’,是‘有’,万物皆从虚中来,生出无穷,此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无上真佛的人参悟的规则,却是‘六大’,是‘空’,是‘无’,即所谓‘苦、集、灭、道’、‘四大皆空’!”
“二者,从根本上便不是一个东西!”
所以他当初接触到智法罗汉的时候,无法理解其所谓的‘因果’规则。
只因修士虽然承认因果,亦认为天道承负、因果报应,但参悟的规则中,却并无因果一说。
盖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并不偏私,亦不偏废,只有规则流转,唯道永恒。
反之,在佛门之中,因为一切皆空,所以四大所成之法界皆为‘识’造,本是人心所成,反倒可以形成因果。
“我一开始想的没错,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修行体系。”
“相差之大,甚至比真武之道与修士间的差距还要大。”
“若是……我参悟出这无上真佛的这套‘六大规则’,是不是便能够解开这些僧人们身上的神秘金纹?”
王魃眼睛微微亮起。
他隐隐感觉到,这神秘金纹,或许也与‘六大规则’有关。
随即他想到了更多。
“仙人关!”
“仙人关上那些我看不懂的规则,是不是也是从六大规则衍生而来?”
“若是我参透了六大规则,能不能打破仙人关?”
“还有……提伯的通幽六烛杖,恰好便是对应着地、火、水、风、空、识这六大,是不是也有什么特殊含义?”
“不过,这无上真佛若便是提伯的话,为何他的通幽六烛杖,却偏偏无一件在这无上真佛势力的手中?”
地、火、水、风,皆在界乱之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