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十三皱着眉头,思索道:“那有没有办法对这条水路进行伪装?比如在船只上覆盖树枝、草垛等,远远看去就像普通的漂浮物。”
牛犇摇头道:“此法虽能起到一定迷惑作用,但朱雀盟也不傻,近距离观察便会识破。而且若遇到敌军巡逻船只靠近检查,根本来不及反应。”
“第二条水路河道狭窄,水流湍急。”那将领继续说道,“这条水路相对隐蔽,不易被发现。但缺点也很明显,水流太急,船只操控难度大,且无法大量运输粮草和援兵,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
“我们可以挑选水性好、经验丰富的船夫来操控船只。”另一位将领提议,“同时对船只进行加固,增加稳定性。至于粮草运输,可采用分批多次的方式。”
杨逸沉思片刻后说道:“此方案虽能解决部分问题,但分批运输耗时较长,容易增加暴露风险,且城内情况紧急,恐怕等不及多次运输。”
“还有第三条水路,这条水路较为曲折,有许多分支和暗礁。”那将领指着地图上一条错综复杂的线路说道,“优点是极为隐蔽,敌军很难察觉。但暗礁众多,船只航行危险系数高,需要熟悉水路的向导引领,且行进速度会很慢。”
“我们可以提前派出小股侦察部队,对这条水路进行详细勘察,标记出暗礁位置。”牛犇提出想法,“同时招募熟悉此水路的渔民作为向导,确保船只安全通行。”
杨十三点头表示认同:“此计可行,但侦察部队勘察水路也存在风险,一旦被敌军发现,整个计划可能会暴露。我们必须确保侦察行动的绝对隐秘。”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每一条水路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试图找出最为稳妥的方案。
经过一番激烈争论,杨逸总结道:“第三条水路虽危险重重,但隐蔽性最佳,适合此次秘密行动。我们要尽快安排侦察部队,秘密勘察水路,同时招募向导。牛犇,佯攻部队准备得如何?”
“盟主放心,佯攻部队已挑选完毕,正在进行最后的训练和动员。”牛犇抱拳说道,“兄弟们士气高昂,随时可出发!”
“好!杨十三,水路精锐部队也加紧准备。务必挑选最精锐的士兵,熟悉水性、擅长潜行的优先。同时,准备好充足的粮草和物资。”杨逸目光坚定地看向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