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刘花莲大限

“叔,爷爷让我这次回来告诉你一个事。太奶那边生病了,躺床上很多天了。”江娟从房间里出来,走到江成身边说道。

江娟的太奶,也就是江成这身体原主的奶奶。而江成他爹特意让江娟过来带话,说明并不是简单的生病那么简单。很有可能是大限降至,去了的话还能见上最后一面。

说实在的,江成这些年避着原主的爷爷奶奶,倒也没什么仇恨。主要是原主自身的记忆里,爷爷奶奶偏爱大伯的子女,江成也正好不愿意扯那么多亲戚,就一直表现的不喜,没跟那边来往。

身体的原主记忆里,其实也就是因为偏爱,爷爷和奶奶有什么好吃的都给大伯那边的儿子。女儿的话就算是大伯那边的也得靠边站。

而这样的情况其实在农村不少见,硬要说有多恶毒也没有。说白点,就是江成跟他哥哥还有妹妹以前不受爷爷奶奶待见。

不过江成小时候那个年代,大家都吃不饱,所谓的偏爱可能也就是大伯那边的儿子能多吃几口东西。窝窝头都算好东西了,起码是干的,不是喝了不顶饿的糊糊之类的。

江成犹豫了一会,如果是他奶奶真都要走了。大伯和姑姑那边的关系当年是因为逼他爹拿钱出来闹的,这可不是单纯的农村人偏心,而是一种算计。

江成是不会跟大伯和姑姑那边修复关系的,所以他奶奶一走,那边的关系基本上就可以断了。至于说其他的一些堂亲,也没有必要扯,因为当年也没谁站出来帮他爹说话的。

要知道江长河分家的时候,江成的爷爷奶奶才四十多岁,哪有这个年龄就要子女给养老钱的。

当年大伯江大海就是打着给爹娘养老的名义,让江长河拿钱。那时候江家那边的亲戚竟然都默认这个提议,才导致后来分家后,江成这一家子也就江成她娘那边有些亲戚。

“哎,行吧,等会我跟你婶婶商量一下。趁还没有开学,开车回去一趟。家里你照看一下,狼狗记得有空带出去溜达一下。”江成叹了一口气说道。

在这个年代,江成他奶奶刘莲已经活到了六十八了,而且还是农村人,也算是高寿了。他爷爷江三田是七五年走的,六十六岁,在农村依然算是高寿。

当年江三田是在冬天过年的前一些天走的,走的挺突然的。江成那时候还是供销总社的司机,过年期间正忙的时候。没见上最后一面,但得知消息的时候,他还是赶回去了的。所有的恩恩怨怨,人走茶凉,有什么好记恨的,何况又没有什么真正的仇恨。

江娟点了点头,到了她这一代,更不知道长辈的恩恩怨怨。只是知道她这边的人,跟爷爷那边的亲戚相处的不和善。

中午,家里弄了四菜一汤。辣椒配大蒜叶爆炒黄鳝,肉丝茄子,香菇炖野鸭,炒鸡蛋,还有一个大白菜。

刘丽在江家现在吃饭也放的开了,但也没有逮到一顿好的就往死里造的程度。三碗米饭,不多也不少,吃菜也比较随意,喜欢吃就夹。

吃过饭后,也不需要周灵莹收拾,江成拉着她带着女儿先回了房间。

“爹让娟子带话了,说奶奶那边病了躺床上很多天了。”江成抱着奶香味的老四江思思说道。

“你打算怎么做。”周灵莹询问道。

“回去一趟吧,明天早上带着女儿开车回去,到了那边看看情况再说。”江成说道。

周灵莹一听奶奶在床上躺很多天,也是瞬间明白怎么回事。这样的情况,可能真的是说走就走的。

而去了那边,也不是说见一下就回来的。得看具体情况,要是严重的话,明知道可能撑不了几天的,人得在那边待着。

但江昭昭也没有几天要开学了,不管那边什么情况,最多江成留在那边。周灵莹起码得回来送女儿上学,然后让江娟照应,再回去办理后事什么的。

“那我下午收拾一下衣物,去那边把电风扇放车上带去吧。”周灵莹说道。

现在开阳村那边也通电了,周灵莹刚跟江成认识的时候,江成家还没通电。不过当年周灵莹在知青队的时候就算有电,唯一的电器也不过是电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