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个人承包企业出现

不过江成是妥善安置了工厂的职工,酒店的建设完毕,需要保安和保洁人员。

这两年为了接待国内去香江旅游的人,特别是花购物卷的。江成也搞了一些民宿,也安装了一些人去管理和维护什么的。

何况工厂只是不加工生产了,还会留一批人员整理产品的。国内建设加工厂,目前主要市场还是在香江这边。

只不过江成要是在国内养十几个水源地的加工厂,倒是要垫不少本钱进去。在香江卖水挣的利润基本上要亏进去,有些市场得养出来。

江成打算在国内也学崂山矿泉水一样,暂时不卖钱,免费送给一些重要的部门喝。香江那边一开始送水的时候还有价格,在国内这边江成打算连价格都不要。

就是纯送给人家喝,但被送的单位,最少是市级以上,县城里只送给政府部门。县级的什么工商,文化,教育的都没资格。得市区里的这些部门才送。

反正也卖不掉,饮料才一两毛钱。光秃秃的一瓶水,吹嘘的再好,有钱人可能买账,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认可有什么用。

这免费的才是最贵的,等送出了名气送出了市场。国内老百姓的经济水平起来了,那时候其他牌子很难拼的过的。

而且国内要是什么地方出现灾难,基本上都需要干净水的。那时候捐赠大量的水,对于江成来说没什么本钱,但比捐钱的影响力更大。

另外在八四年值得一提的事情还有一个,那就是国营企业的承包开始出现了。

赣省丰城的一个硫酸磷肥厂,职工五百多人,连年亏损。厂里的车间支部书记写信给上面,想个人承包,改变亏损的情况。

在上一年,也就是八三年,全国第一家国营企业承包给了个人。这承包给个人了,对于一些偷奸耍滑的人可就不满意了。

因为大家都是铁饭碗,干多干少工资少不了。这承包个人了,就没有了铁饭碗一说。更是端掉了干部的铁交椅,反正很多人在闹。

但人家承包后当年就转亏为盈,甚至实现上百万的利润。今年被报纸报道出来了,江成才知道的。

这有了第一个承包者,还受到了表彰。后面很多亏损的企业可能就会出现个人承包的情况。

但是江成也不得不佩服,这硫酸磷肥厂其实就是化肥厂。化肥在这年头可是好东西呀,竟然会连年亏损。这年头能把一个化肥厂搞亏,真得有不小的本事。

不过江成也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样多年,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亏本的原因。

一个五百人的厂,不大不小。但如果是国营,该有的部门一个都不会少。一个科室几个副科长,下面职工也是人浮于事,明明不需要那么多岗位的,但碍于很多关系,很多单位基本上最少都超标百分之三十的职工。

周灵莹的大伯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在文化局工作,一个科长,八个副科长。

再加上工厂还是计划生产,本来就亏损的情况下,各个都跟大爷一样。个人或者下面的村里代表想来买化肥,你不意思意思,人家还不卖你。

五百人的厂里,也没有一个销售人员,因为计划生产的时代是不需要销售人员的。

再加上以前农村是集体制,有些公社有副业,会稳定购买化肥。但在这两年,大家包产到户,一家就那么点田地,舍得用化肥的有多少个。

想买的买不到,以前的一些乡镇购买单位又不一定要了。明明化肥紧俏的年代,才会导致出现亏损。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中饱私囊,给点好处,能亏本卖出去,这样的事情在这个年代太常见了。

这承包一个化肥厂,转亏为盈,在江成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承包的事情出现了,意味着要不了多久,一些煤老板要出现了。

当大家还在羡慕万元户的时候,第一批的煤老板,各个都豪的很,身价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都有。

不过江成不会眼红这批人,因为财富会使人疯狂,特别是这种短时间内暴富的。当大家看见挖煤承包煤矿那么挣钱,抢地盘,明争暗斗,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再所难免。

关键是免不了跟当地领导打交道,江成最烦的就是应酬了。

但煤老板要是出现了,有一点好处,就是暴发户属于人傻钱多。这有钱了,就会去享受,要是离开了自己的地盘。也不会随意得罪人,最多就是喜欢装逼。

煤老板可是在某个时期是影视圈的最爱呀,拉他们投资电影,不怕明显身价高。哄高兴了,亏不亏钱都无所谓,就图一个乐。

上千万的投资,明星片酬占一半,而片酬又要分公司和经纪人。最后一算,哪怕票房一分钱卖不出去,公司扣除开支,从艺人身上拿的分成都挣了。要是有票房,更是皆大欢喜。

沈莉在香江搞了一个皮包电影公司,江成现在也是知道的。一开始他还真以为沈莉要搞正规的电影公司,去签约演员和歌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