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成的子女给爷爷奶奶拜年,江昭昭,江盼盼和念念因为年龄大了,没有压岁钱了。
老四老五老六倒是收到了爷爷奶奶的压岁红包,可他们这重男轻女的心思太明显了。江平得到了十块钱的压岁钱,江思思和江梦梦因为是丫头片子,就给了一块钱。
周灵莹看到这一幕,都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太常见了,甚至在城里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
江成一家子在老家住了一天,第二天家里办席。以前过年大家都穷,过年不讲究办席招待亲戚,现在开始讲究了。
如果不是跟江大海那边没走动了,按照道理是大年初二他那边先办的,因为他是老大。江长河是老二排在第二。要是兄弟人多,就一直这样排下去,从初二吃到初十都很正常。
江成这辈,爹娘要是以后不在了,他也就跟江燕和嫂子这边有来往。
侄女江娟现在能挣钱,江林和江杨也能挣钱后,以后可能过年就是嫂子这边先在大年初二办席,初三是江成来操办,初四去江燕那边。
现在初二办席,都是赵玉霞那边的娘家人过来,江家这边就江燕带着子女过来。
按照道理,初二是轮不到赵玉霞来办的。可谁让江家特殊,有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呢。不让他们在初二办,江成要是初三就走了,大家想求他办点事都找不到人。
这初二办席,江成也为了热闹,直接整一头活猪一大早开杀。这吃的吃,拿的拿。大家来的时候送一点小礼,一个罐头一点白糖,还有面和一点肉,回去都是提着一大块肉走的。
一大块肉拿回去,过年招待其他亲戚都不用买肉了。甚至在杀猪的时候,邻居来帮忙都分了一点肉。
江长河和赵玉霞口里说过个年直接整一头猪,给亲戚送那么多肉太浪费了。但笑容是没停过,太长面子了。
过完年,江成一家子初三就回昌城了。
这一年也是八十年代末的最后一年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很多国营企业抗不住了。
民营企业灵活多变,看见路子不对可以立刻掉头,换一个营生就是了。
但是国营企业不行,他们不能因为看到其他行业挣钱,就换行业。就像江成之前承包的酱油厂,他就注定是酱油厂,而不会为了解决五百多人的酱油厂亏损问题,就经营其他项目。
从改革开放开始,上面也就逐渐开始实行一些企业自负盈亏。但真正亏损的话,还不是得上面来兜底。
可现在越是兜底,还就亏损的越厉害。一些企业和工厂没资金了,东西是生产的越多亏的越多。卖不出去,全部堆压在仓库里。
工资发不出来,职工每个月就领一个最低保障工资,去单位和厂里也没活干。
工厂没钱,生产的货品卖不出去,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改革之前,很多企业之间的货款都是在次月统一结算的。
这工厂没钱了,可能原材料的钱都给不出。原材料的钱给不出,人家收购材料的单位资金就紧张了。
三角债务也开始迅速成形,企业之间派人去要账,要到多少钱给多少提成奖励,也就是从现在开始的。
而现在只是亏损,发工资难,要不了两年。下岗潮就要出现了,一但这个口子放开,很多工厂厂长也就不会死撑了。
职工可能会下岗,但领导基本上是会调走的。
下岗潮来临,那可是数千万人下岗。到时候一些工厂就不是承包给大家了,而是打包低价卖给个人。
这也意味对跟多人第二波财富要来临,只要能接受多少下岗职工就业,那是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不过过完年的江成没有关注这个,他要去香江买一块大的场地,地理位置偏不偏无所谓。他要存放东西用,国内某人竟然用罐头在快要不行了的老大哥国家那换到了飞机。
倒手几下,利润上亿,扣除成本,也挣几千万。
老大哥要不行了,货币不值钱了。有吃的喝的穿的,还有美刀的话,那边的工业设备,军事武器,飞机都能买到。
江成的空间虽然很多,但能收进去的东西有限。在国内听到这消息后,江成想买私人飞机,商用的和私人直升机都要。
一台直升机,在那边现在还没有一辆豪华汽车贵。江成想买一些来,飞机多了可以租用出去,实在不行,也可以打~飞机玩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