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八日之后

临安不夜侯 月关 1904 字 27天前

早知如此,他为何要当那只出头鸟呢?

他好悔、好恨。

孰不知,如果事情重来一遍,哪怕杨沅提前把他的计划公布出去,刀擒虑还是会和这次一样出兵的。

他会认为,杨沅既然分润出如此之多的利润,就证明杨沅心虚,杨沅没有能力独占这条矿脉。

大会当天,由大演览袁顺为牵头,凉山州十二县的县尹、部长、监府事、甸长等,联名上书大宋天子。

奏书说,凉山州本中国之地,凉山百姓自三百年前脱离中原,便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是大宋天兵解民于倒悬,凉山州十二县军民,愿一体重归中原,并入大宋,恳请大宋天子接纳。

奏章当日便以金牌急脚递呈报临安去了。

又五日,离的近的凉山部落,已经选拔了青壮,成为光荣的金山矿工,赶来绿水湖了。

这时大兴皇帝杨连高的国书也到了。

国书上,杨连高把大理段氏骂了个狗血淋头,把锅全都甩给了其实毫不知情的段氏。

然后,这位大兴天子便恳求杨抚帅息兵罢战,表示大理段氏已受天谴,如今杨氏当国。

杨连高盛情邀请杨抚帅赴大理城谈判,以洽谈息兵罢战之条件。

杨沅立即以讨伐不臣大元帅的身份,给杨连高回了封信。

杨沅在信中表示,我大宋有大国气量,喜好和平,此番如非大理以土兵入境,扰我边民,激怒圣天子,大宋断不会出兵讨伐。

既然,始作俑者段氏已然失国,念及大兴国王恭驯诚恳,大宋讨逆大元帅杨沅,愿代表大宋,赴大理王城会晤,以和平手段平息事端。

当然,回信中杨沅也提及了他与杨连高相知莫逆的深厚友情。

他可没忘了杨连高为何请他来大理。

本就是为了助阵帮腔,一堆不要钱的好话,写一写又有什么好吝啬的。信发出以后,杨沅马上连下两道将令给东路军和西路军,命他们就地屯扎听候命令。

那两路大军虽攻入了大理境内,却不是凉山州区域。

三路大军气势汹汹而来,扰动的何止是凉山州一地。

虽说其他两路军没有杨沅的中路军兵进神速,战功如此赫赫,却也是十战八赢,打出了威风的。

三路大军的气势,当真是震惊了大理,要不然国相高贞寿和密宗上师金刚智,也不会如此忌惮。

发出两道将令以后,杨沅又把大兴国王杨连高的国书,连着自己的奏章,一起快马送往京城。

随后,杨沅便着手安排大理之行。

绿水城的建造和矿区的建造,不是这么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但兵营的驻扎,兵士的驻防,炮台的构筑等,却已完成。

杨沅对于守住矿山,有着十分的信心。

他只是不想耽搁了此地的建设,需要把一些必须由他拍板的事情提前做些处理罢了。

随后,杨沅便准备赴大理国皇城。

杨沅带了三百火枪手,三百骑卒,三百从潼川第一将第二军中挑选出来的疯魔兵,共计九百人随他赴大理。

此去大理,杨沅把李凤娘和泰熙留在了绿水湖,明面上只带了刀妃妃一人,暗中则还有梵清相随。

刀妃妃本就是大理国人,和当今大兴皇帝杨连高还是表兄妹,如此身份,更适合参与这样的会谈。

之所以不带凤娘和泰熙,倒不是担心有危险顾及不了她们。

杨沅很清楚,一旦上路,大理国所有权贵,比他自己还要担心他的安全。

没有人敢动这样一位大宋的封疆大吏,不然就是和大宋不死不休之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