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清晨,阳光像金色的蜂蜜洒在青衣江上。朵朵攥着妈妈给的零花钱,站在游船码头,眼睛亮晶晶地望着远处那尊巨大的佛像。她的头发被江风吹得乱蓬蓬,像只炸毛的小麻雀。
“姐姐,大佛的嘴巴真的会动吗?”身后突然传来奶声奶气的声音。朵朵回头,看见扎着冲天辫的圆圆正踮着脚,鼻尖上还沾着颗汗珠。圆圆妈妈蹲下来给女儿擦汗,笑着解释:“这孩子听说乐山大佛会‘变脸’,缠着我问了一路。”
朵朵想起昨晚在民宿听到的故事,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听客栈老板说,每到月圆夜,大佛就会低下头,把耳朵凑到江面上听鱼说话。”
“骗人!”圆圆的冲天辫晃得厉害,“老师说佛像不会动!”
“那我们去看看不就知道啦?”朵朵晃了晃船票,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个老爷爷正对着江面叹气。他的竹篓里装满了彩色的丝线和小竹片,旁边散落着没编完的鱼形灯笼。
“爷爷,您怎么啦?”圆圆蹲下来,捡起一个歪歪扭扭的灯笼。老爷爷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摩挲着灯笼:“这些鱼灯是给江神的贡品,可我年纪大了,编得越来越慢。往年这时候,整条江都是亮堂堂的。”
朵朵眼睛一亮:“我们帮您!我会折纸船,圆圆会画星星!”
三个人躲进江边的小亭子,忙得不亦乐乎。朵朵用丝线把鱼灯串成一串,圆圆把金色荧光粉撒在灯笼上。老爷爷讲起过去的故事:“从前每到七月半,鱼灯顺着江水漂到大佛脚下,佛像就会露出特别温柔的笑。”
“为什么现在不办了呢?”圆圆咬着彩笔问。老爷爷叹了口气,指了指对岸正在施工的工地:“都说要建新码头,老习俗就没人记得了。”
太阳西斜时,二十盏鱼灯终于完工。朵朵和圆圆正要把鱼灯放进江里,突然听见“咔嚓”一声。几个工人举着大钳子,正在剪断系着许愿牌的红绸带。那些写满祝福的木牌纷纷掉进江里,其中一块正好砸中他们刚放的鱼灯。
“住手!”朵朵冲过去,拦住工人。圆圆急得直跺脚:“这些许愿牌是大家的心愿!”
工人挠挠头:“我们也是按规定办事,新码头下周就要开业了。”
眼看着夕阳把江水染成橙红色,朵朵突然想起老爷爷的话。她拉着圆圆跑到大佛脚下,仰头望着那尊巨大的佛像。虽然佛像的嘴角依然带着微笑,可朵朵总觉得那笑容有点孤单。
“圆圆,我们偷偷把鱼灯挂到脚手架上好不好?”朵朵小声说,“就像给大佛戴一串项链!”
两个小女孩趁着夜色,抱着鱼灯爬上施工架。圆圆负责举着荧光棒照亮,朵朵踮着脚把鱼灯系在钢架上。突然,圆圆指着江面惊呼:“快看!”
月光下,被剪断的许愿牌随着江水漂来,正好卡在鱼灯下面。朵朵灵机一动,用丝线把许愿牌和鱼灯系在一起。当最后一盏灯挂好时,整个工地突然亮起探照灯。
“谁在上面!”工头的吼声传来。朵朵吓得差点摔下去,却听见圆圆清脆的声音:“叔叔,我们在给大佛戴项链!”
工头举着手电筒照过来,愣住了。二十盏鱼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晃,许愿牌上的字迹在荧光粉的映衬下忽明忽暗。老爷爷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他颤抖着声音说:“有三十年没见过这么美的鱼灯阵了。”
这时,一阵江风拂过,朵朵清楚地看见,大佛嘴角的弧度好像变得更温柔了。圆圆的眼睛瞪得像铜铃:“动了!大佛真的在笑!”
工头摸着下巴想了想,突然转身招呼其他工人:“把新码头的霓虹灯先关掉!”当五颜六色的广告牌熄灭,月光下的乐山大佛仿佛被点亮了。鱼灯的倒影在江面闪烁,许愿牌上的心愿随着水波轻轻晃动。
第二天,朵朵和圆圆在新闻里看到,新码头决定保留传统的鱼灯节。画面里,乐山大佛的嘴角依然挂着那抹神秘的微笑,而江面上,漂浮着数不清的鱼灯,像银河掉进了青衣江。
圆圆拽着朵朵的袖子,小声说:“你说,大佛是不是因为我们,才笑得这么开心?”
朵朵望着屏幕里的佛像,突然发现,当人们真心为别人点亮一盏灯时,连千年的石像都会露出温暖的笑容。
暑假的清晨,阳光像金色的蜂蜜洒在青衣江上。朵朵攥着妈妈给的零花钱,站在游船码头,眼睛亮晶晶地望着远处那尊巨大的佛像。她的头发被江风吹得乱蓬蓬,像只炸毛的小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