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八章 尚武之风

天唐锦绣 公子许 1723 字 2天前

休提什么两宋之时胡族猖獗、前所未有之强悍,匈奴、突厥强盛之时,难道就逊色于金、辽?可后来为何衰弱,甚至不得不远遁数千里跑到欧洲安家落户?

中原王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击,才是关键。

两汉之时,“一汉当五胡”,隋唐之时,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直至追亡逐北、横扫大漠,皆因民间尚武之风尤甚,兵卒素质优秀,招之能战、战之能胜。

到了两宋,“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东华门外唱名,才是好男儿!

年轻人都读书去了,谁当兵?

对外丧师辱国、不思进取,龟缩于繁华之地、耽于享乐,胡族安稳发展,自然长足进步。

李承乾沉思良久,问道:“此事牵涉深远,非一时所能决断,你那个‘军制改革委员会’应对此予以深入研究,什么仗可以打、什么仗不能打,对于天下各个区域之现状,要采取何等战略、取得什么样的效果,都一一俱陈纸上,朕与诸位爱卿一并商议,再做决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军队势大早已到了他这个皇帝都难以抑制之地步,但是有一点他得承认,军队就得枕戈待旦、时刻准备战斗,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便是这个道理,时时磨砺,才能锋锐不减,若将之收入剑匣之中,用不了几年便锈迹斑斑……

刘洎问道:“陛下明鉴,此事可暂时搁置,容后仔细商议,可陨国公应当如何处置?”

众人恍然,险些将正事给忘了……

李承乾挠头,犹豫不决。

若是按照国法律例,张亮之行为不可姑息,应当将其召回长安予以严惩。可人家张亮打出的旗号是“为兵卒复仇”,失踪且最终被害的兵卒有名有姓、载于兵册,张亮作为封疆大吏,如此作为倒也说得过去。

况且正如房俊所言,身为一地封疆,难道遇到此等事情还得先行向朝廷请旨,而后才能有所行动吗?

处罚张亮不妥,姑息枉纵也不妥……

抬起头,左右环视一周,问道:“卫尉卿何在?”

刘洎道:“启禀陛下,卫尉卿独孤览告病在家,已有多日。”

李承乾叹口气,道:“独孤将军年高德劭,已过花甲之年,也是时候优游林泉、含饴弄孙了。”

堂堂九卿之一,常年告病不问衙中事务,算是怎么回事?

刘洎沉默一下,颔首道:“微臣稍后与卫尉卿谈一谈,争取拿出一个妥善的处置方式。”

卫尉卿独孤览……应该致仕了。

李承乾只得又看向李积:“英公以为,陨国公之事当如何处置?”

李积思索片刻,道:“陛下明鉴,陨国公虽然罔顾法令、擅启战端,但其事出有因,对于绑架、杀害大唐兵卒之任何势力,都应予以强烈之报复,不可姑息!所以,陨国公有错,但情有可原,可由中书省制诰,予以申饬,罚金三百,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