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一章 宰相危机

天唐锦绣 公子许 1726 字 4天前

得罪的人太多了……

但却是无比正确的一条路。

譬如刘洎,身为中书令,如今正是宰辅之首,却为何在与以房俊为代表的军方势力斗争之中屡屡失败、灰头土脸?就是因为他缺乏底层执政经验,一味空谈、实践匮乏,飘摇于台阁之上,没有稳健的根基。

目光又看向马周,若当真朝廷推行房玄龄的谏言,那么毫无疑问,在刘洎之后,升任宰相的必然是有着京兆尹资历的马周……

政事堂的气氛忽然沉寂,诸人面面相觑。

大家自是不知陛下心中转着何等念头,只是见房俊告了刘洎一个刁状,结果陛下便沉思不语,似乎有所意动……该不会当真对于刘洎不满,想着将其罢黜、另选贤能吧?!

刘洎也有些懵,总不能房俊叨咕两句、告个刁状,陛下您便“从谏如流”了吧?

那可是昏君与奸臣的作风!

赶紧厉声呵斥:“越国公慎言!本官忝为中书令,乃陛下简拔、朝臣推举,朝野上下一致认可,岂能因为你这小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便予以否定?休要作出此等奸佞之举,徒惹人笑!”

此言一出,诸人看向他的目光颇为玩味。

你慌了啊!

若非心中惊慌,又何必说出此等话语?

什么“朝臣推举”“朝野认可”,不就是在告诉陛下你这个中书令深孚众望,非是陛下一言便可罢黜么?

由此可见,这中书令的位置不稳啊!

官场之上,自然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下去,自然有人上来……

似乎嗅到了某种契机,崔敦礼腰杆挺直,当众反怼:“中书令此言何意?陛下英明,众正盈朝,此大唐之所以威凌天下、开创千古未有之盛世宏图也!却不知中书令是指何人混淆是非,又是何人颠倒黑白?在中书令心里,陛下便是那等愚昧昏聩、听信谗言之昏君吗?”

唐俭捋着胡子,目光灼灼:“中书令乃宰辅之首,总摄百揆,自当有海纳百川之胸襟、囊括四海之气度,纵然越国公之言略有不妥,却又何必字字句句佞臣、昏君?有失于方正也。”

虽然在场诸人之中年纪最长,却也资历最老,民部尚书之职位担任多年,政绩卓着、功劳丰厚,觊觎一下宰辅之首的位置,也未尝不可。

凭谁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裴怀节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附和道:“莒国公之言在理,同僚之间要接受彼此不同之政见,岂能每次见解有所分歧便上纲上线、毁人清白?张口奸贼、闭口佞臣,实在令人不知所措,心寒齿冷。”

至此,刘洎才陡然发现自己居然被集火攻击,且最为致命是堂上衮衮诸公,居然无一人替他张目……

帝国之中书令,宰辅之首、总摄百揆,怎地却成了孤家寡人?

什么胸襟、什么气度,与“不能团结同僚”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刘洎冷汗涔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