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十日,一块巨大的飞石击穿了一处已经破损了大半的城墙,晋国军队迅速从破洞处涌入。
在联军付出亡一万余人,伤两万余人的巨大代价后,才将侵入的晋国军击退。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就这一天伤亡的人数,就已超过之前九天的伤亡人数的总和。
联军赶紧连夜抢修,将破开的墙体修补上。
晋国人也没有趁夜强攻,他们似乎胜券在握,不想冒一丝风险,潼城的外体城墙已千疮百孔,他们在等待城墙垮塌的机会。
到了第十三日,城墙再一次被巨石击穿,这一次的破洞比上一次的要大上许多。
晋国军像蚂蚁一般,纷纷由城头或洞口涌入。
联军也杀红了眼,忘了恐惧,这一战直杀得血光映天,尸横遍地。
联军两万余人阵亡,四万余人受伤,才终于将潼城守住。
到了这一日,联军的伤亡人数已逾十万,已超过联军总数的两成。
如此大的伤亡,即便是乌起平原上百余年来的战争中,也极少有。
形势越来越危急,现在唯一的法子,就是出城用骑兵骚扰,趁机烧毁他们的投石车。
投石车车体巨大,又是木制,难以防御火箭,虽然出城风险极大,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由于联军伤亡巨大,驻扎在城北的“赤嵬军”终于被人记了起来,调往了南门。
“赤嵬军”虽还未参与战斗,但前线惨烈的战况他们还是时常耳闻,城头的战斗如同绞肉机一般,消耗着联军的有生力量。
“赤嵬军”虽然悍勇无匹,但在那般情形下,除了硬拼,别无他途,根本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四千人的军队只会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被消耗殆尽。
公输拓与众人商议起来,只觉如此打法,毫无希望可言。
从微末中崛起的“赤嵬军”,从无数险恶的战斗中搏杀出的弦高,敏锐地嗅到了危机。
弦高当即建议,与其被动守城,不如主动出击,由他率领“赤嵬军”里所有的骑兵,对晋国的投石车进行突袭。
被调往南门的当晚,公输拓便面见姚种,提出了他的建议。
这是联军里第一支请求主动出击的部队,本来姚种也没有其他法子可行,当即同意了他的请求。
随即公输拓又提出另一个请求,希望有一支军队随同“赤嵬军”出城为突袭的骑兵作掩护。
当公输拓提出主动出击时,不少他国军队也开始跃跃欲试,赫赫有名的“龙鳞军团”这时站了出来,愿意出城为“赤嵬军”作掩护。
“龙鳞军团”被誉为当今乌起平原上最强大的六大雇佣军之一,是少有以骑兵为主的雇佣军团。
因其骑兵身披鳞甲,以摧枯拉朽的攻击力着称,“龙鳞军团”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当晚,公输拓召集了“赤嵬军”中其他营所有的骑兵,一共二百八十人,交给弦高,由他差遣。
前锋营的一百二十八名骑兵,加上这二百八十人,此次行动的骑兵总数一共四百零八人。
次日黎明,弦高率领这四百余人的骑兵,在城门口聚集。
此刻他心沉如水,静静地等待着。
到了第十日,一块巨大的飞石击穿了一处已经破损了大半的城墙,晋国军队迅速从破洞处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