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陈腾每天都会见到很多位高管。
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不论是这个部门的还是那个部门的。
基本上只要是中高层管理都会与陈腾见上一面,聊一聊天。
一时间,腾达公司的内部也有些混乱。
不过这样做的好处也非常明显。
一开始还需要陈腾挨个谈话问话,后来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员工们,不仅自己认错,还把他所知道的同伙供了出来。
如同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样。
一个人有时候能够牵扯出好几个人。
腾达公司内部的员工们也有些惊叹,没想到公司里居然有这么多的蛀虫。
好在这些蛀虫们的数量在腾达公司高层的比例并不算多。
他们的离开,并未对腾达公司的正常运营造成什么影响。
很快就有一批新的员工填了上来,补充他们的空白。
在这一波的大清洗之后,腾达公司的重心又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
智能驾驶汽车。
腾达的智能驾驶汽车在国内已经十分畅销,已经连续十几个月蝉联了汽车销量排行榜。
不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车子,在销量上都无法与腾达的智能驾驶汽车抗衡。
大街上随处可见腾达的智能驾驶汽车。
当然,这是国内的情况。
在鹰国等其他国家,腾达的智能驾驶汽车还没真正地开始上市售卖。
原因有二。
腾达自身的产能不足,鹰国的基建设施不够发达。
腾达的产能问题,随着在全世界各地建工厂之后渐渐解决。
这基建问题则是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解决。
因此,腾达的智能驾驶汽车还没有进入到鹰国市场。
不过最近因为航天领域的“合作”,这个问题鹰国的企业已经决定让步。
具体的解决方案,是鹰国一家刚刚起步的充电设施公司以极低的价格接下建设充电设施的任务。
并在一年内,保证充电设施可以覆盖鹰国各州。
光是建造充电设施,靠着车主们充电付费的话,这家公司收回成本的时间大概要在十年以上。
这一点,足见条件的苛刻。
当然,这家公司愿意接下这个苛刻的条件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