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这样是不是有些……掉价了?

陆知白和朱标回到武英殿时,朱元璋正对着铜壶滴漏出神。

水珠坠入承露盘,滴滴答答。

见两人进来,他抬起头,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他们。

没等二人开口,朱元璋就问道:“你俩,是不是想为那些人求情?”

陆知白和朱标对视一眼。

朱标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

“父皇,儿臣只是觉得,杀戮过重,恐怕会引起民间不安。尤其是江南一带,人口稠密,民心易动……”

朱元璋冷哼一声,手中的奏疏重重地拍在桌上:

“咱对百姓还不够仁慈吗?可他们是怎么回报咱的?

勾结白莲教,劫掠朝廷的运钞车,私铸军器,下一步是不是造反?想在咱书桌上拉屎?!”

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一股倔强的怒火。

陆知白站在一旁不言语,现在并不是劝谏的好时机。

朱元璋吸了一口气,平复心中的怒火,缓缓说道:

“咱知道你们的意思,杀戮过重,确实会引起民怨。

去年,郭桓案,牵扯了太多粮长富户,民间已经有了一些怨气。

这次国债之事,又有人在背后散布谣言,说朝廷只会变着花样敛财……这些谣言,咱都知道。”

“父皇,”陆知白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儿臣以为,朝廷应当加强对舆论的管控!”

朱元璋抬眼看向他,问道:“怎么管?一直都在管!”

“白莲教能在民间传播,正是因为他们善于蛊惑人心。”陆知白目光炯炯,“他们可以雇佣闲汉散播谣言,朝廷也可以雇人宣扬好人好事啊!”

朱元璋眉头微皱,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

舆论的重要他当然知道,但是……朝廷也要雇闲汉来说好话?

朱元璋质疑道:

“这样是不是有些……有些掉价了?

堂堂朝廷啊,竟要与那些江湖术士一般,靠这等手段行事?

咱,果真到了这般地步吗!”

“父皇明鉴,”陆知白不慌不忙,解释道,“儿臣认为,此举并未伤害谁,能达成目的,就是好的。”

他淡淡的说:“昔日汉武帝设乐府,采诗观风,不也是为了解民间疾苦、引导舆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