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文书倾斜,就要掉落,陆知白赶紧伸出手,帮忙扶住。
书吏神情慌乱,却满脸堆笑,躬身致谢:“多谢侯爷伸出援手!”
陆知白瞥了一眼,便随口笑问道:“出什么事了,怎么这么多文书?”
书吏轻声回应:“陛下下了诏令,要天下军官,轮番入京考核……”
陆知白点点头,便走了。
他心中却知道,这是太湖劫钞案的余波吧。
这一阵子,对各卫所的人事调动很频繁,朱元璋再一次加强了对军队的管理。
至于泄露军械的到底是谁,陆知白隐约听闻,就是江南某个卫所的军官。
那人已经被其他理由,处理掉了。
这一次,朱元璋没有大张旗鼓的到处声张,没有走杀鸡儆猴的路线,想必有他自己的考量。
这跟陆知白也没啥关系,他照旧过自己的日子。
只是随着月底的临近,略有几分焦虑,仿佛自己将有大考似的。
月底,带着自家小姑娘,到曹国公府去玩了一趟。
那天的谈话起了效果,李文忠是严格遵医嘱了,只是更加沉闷。
转眼就到了三月初一。
啊,谢天谢地,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又过了一天,到了三月三上巳节。
这是古代的习俗,到了明朝,其实已经比较衰落,几乎是和清明节、寒食节合而为一。
但是,为了找个理由,让官府开仓施粥,在民间树立些口碑,挑了这个日子,听着比随便一天有些道理。
这一日,江南等多地官府搭起了粥棚,还有许多富户士绅加入其中,救济百姓。
各地接到命令之后,就开始做准备,把当天的秩序和治安看作重中之重。
幸而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出岔子,只有极个别地儿,出现了哄抢、踩踏等,也很快就恢复了秩序。
因为这些天正在严打白莲教,闹事的人变少了,就连街上的泼皮无赖都有被抓走的……
转眼到了三月十六。
这是去年,钦天监就定好的,册封皇太孙的日子!
南京城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中。
紫禁城内,金水桥畔绿柳扶风,太液池春波荡漾,今日正是春光融融的好日子。
却无人欣赏春色。
寅时刚过,奉天殿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