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老谋深算

大召荣耀 三人甫 1280 字 2天前

他凝视秦安道,沉吟道:“时机不合适……秦尚书不妨仔细说说,为何不合适?”

秦安道虽不愿得罪皇帝,但更不敢承受背叛汉家的骂名,连忙解释道:“项瞻身为反贼,虽说所作所为皆包藏祸心,但此次讨伐幽州,是以宇文崇泽的异族身份为由,指责其篡夺汉家河山,确是师出有名。其所写檄文已经传遍天下,百姓皆知其事,若我朝此时出兵冀北,怕是会被天下人视为背祖忘宗,进而动摇我朝根基。”

这字字有力,句句铿锵,任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刘闵面不改色,心里却在咒骂,你秦安道这不也看得清局势吗?为何之前平定诸方叛乱时,却总是含糊其辞,浑水摸鱼?

“秦尚书说得有理。”他微微一笑,“那你认为,该怎么做?”

一个问题,算是又把秦安道明哲保身的态度拉了出来。

他稍作思索,回道:“臣以为,尽可按兵不动,任他们去打,我们可趁机休养生息,加强练兵,不论他两方谁赢谁负,总会元气大伤,届时陛下再择选良将率军平叛,坐收渔利。”

此话一出,立刻引来群臣一阵窃窃私语,绝大多数都是赞同。

“肃静!”石念及适时喊了一声。

殿内复归平静,刘闵的目光始终不离秦安道,刚刚因他说出那个不能出兵冀北,而萌生的一丝喜悦,顿时又烟消云散。

要知道,兵部负责着国家军事行政事务,包括但不限于军队编制、兵员调配、武器装备管理、军事行动规划等职责。

兵部尚书虽是文官,不直接参与战事,但对于一场战争是否要打,他们的军事评估和建议,往往对皇帝的决策起到关键性作用。

值此天下大乱,刘闵需要的,是一个敢打敢拼,能提出有效建议,助他平定叛乱、收复失地的兵部尚书,而不是一个只会瞻前顾后、算计得失,事事不担风险,明哲保身的废物官僚。

他最后看了一眼秦安道,摆了摆手:“行了,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秦安道心头一喜,如蒙大赦,连忙微微欠身,退回班列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