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沉默的内阁大学士侯敬这时缓缓出列,他目光深邃,神色凝重:“陛下,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
但林风叛军能如此迅速攻下山东,必有其谋划。臣以为,我们在应对军事和招安的同时,
也需派人深入敌军内部,探查其虚实,掌握其动向,以便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昌隆帝眼睛一亮,觉得侯敬所言甚是:“侯爱卿此计甚妙,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务必选派可靠之人。”
侯敬拱手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会办妥。”
昌隆帝扫视着殿下的大臣们,心中五味杂陈。这些大臣们平日里各司其职,此刻面对危机,
虽各有想法,但都是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
他缓缓起身,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大周如今面临危机,朕相信只要我们君臣一心,
定能度过难关。此次应对林风叛军之事,就按诸位所议,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大臣们齐声高呼:“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昌隆帝重新坐回龙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是与林风叛军的较量,更是对他统治能力的考验。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大周的江山,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而朝堂之下,大臣们各自怀揣着责任与使命,准备为挽救大周的局势而努力。
一场关乎大周命运的战争,在这朝堂的商议之后,正式拉开了更为激烈的帷幕。
……
次日三月十九,乾元殿内气氛凝重,昌隆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的内阁大臣。
昨日商讨应对林风叛军之策后,今日着重商议出兵平叛的人选,这是关乎大周命运的关键抉择,每个人都深知责任重大。
礼部尚书刘晨率先打破沉默,他微微欠身,恭敬说道:“陛下,臣以为赵国公秦弘久经沙场,谋略过人,由他挂帅出征,定能旗开得胜,平定叛乱。”
刘晨心中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秦弘与他并无直接关联,若秦弘出征建功,
朝堂局势或许会有所变化,而自家女婿秦王杨起便能避开风头,低调行事。
小主,
户部尚书秦业紧接着附和:“陛下,刘大人所言极是!赵国公秦弘经验丰富,实乃帅才。
不过,护国侯赵昀亦是英勇非凡,若能作为先锋,与赵国公相互配合,想必能加快平叛进程。”
秦业与刘晨想法一致,他也不愿自家女婿杨起再涉险,希望通过推举他人来转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