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定策漠北

“首先就是在漠北关键水草丰美之地(如胪朐河、斡难河流域)建立卫所和军事堡垒,仿照太祖时期的卫所制度,但需改进为“军屯结合”模式。士兵平时屯田自给,战时集结成军,减少后勤压力。”

“同时吸纳蒙古降将或部落首领,将其编入“羁縻卫所”,授予官职并允许其自治,但需定期朝贡并配合明军巡逻,形成“以蒙制蒙”的防御链。这样一来,不容易让人反感。”

“而且让他们自己管自己的话还有一个省心的地方,那就是他们自己比咱们更加了解自己人,知根知底,所以管理起来更加的容易!”

朱棣稍微思考了一下,便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上乘之选,准!”

徐闻剑皇,继续说道:“有了管理之后,就要考虑情报洞察方面的问题了,我的建议是训练一支由汉蒙混编的轻骑兵部队,配备火器与快速补给系统,专门追击游牧部落主力。形成震慑作用。”

“另外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跟陌生感,让他们对大明王朝有归属感,同时建立训练一支由汉蒙混编的轻骑兵部队,配备火器与快速补给系统,专门追击游牧部落主力。”

“同时建立“驼队驿站”依托商道设立情报站,不但可以监视这边的情况,同样还能够促进双方贸易,让他们越发离不开我们,最后再用从这里赚的钱来收买蒙古牧民为线人,实时掌握鞑靼、瓦剌动向。”

“只要做到这两点,那么那些首领就不敢轻易的再叛逃,他们想要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后果的严重性了!”

朱棣听着脸上的笑容已经抑制不住了,徐闻的大局观让他震惊,这计划更是百年大计,一旦做成,所带来的好处将会是持续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好处也会越来越大。

以至于朱棣都忍不住对着徐闻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便是当年辅佐父皇的刘伯温恐怕都未必如你吧!继续,我对你的方针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徐闻闻言却是淡淡一笑,他的优势刘伯温比不了,可同样,他在很多地方跟人家比不了,不过倒是没有皆是什么,继续说道:“第三点便是掌控他们的子弟跟未来,你也看到了皇明军校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只要是学校出来的人,必然是忠于朝廷跟陛下的,因为他们在上学的时候,学的便是忠君爱国,我们也可以让那些首领的孩子去北京城学习,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文化,这样一来,等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对大明自然就没有了敌意。”

“甚至会把在大明学到的东西传回蒙古,传给他们身边的人,而他们的身份也注定会让他们的影响力变得很大,很可怕,甚至会形成一种风气,大明王朝将会变得无所不在。”

“然后我们趁机拉拢弱势部落(如兀良哈),册封其首领给予爵位,赐予汉姓并允许其参与朝贡贸易,制造部落间矛盾。”

“同时在漠南设立“北平行都司”,派驻流官管理民政;漠北则推行“羁縻都护府”,由蒙古贵族自治,但需接受明朝册封与监察御史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