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的条件也大同小异,什么封为异姓王啊,世袭罔替啊。
看得徐闻很是感慨,朱高煦就不能有点新花样吗?
关键书信中还在挑拨离间,说张辅不管是在靖难,还是在北伐中,所起的作用,不会比徐闻少。
可现在徐闻居然受封越王,还是亲王!
这代表了皇帝和朝廷都十分看重徐闻。
可同为国公,张辅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信中,朱高煦言辞真切,掏心掏肺的请张辅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未来,不要再继续给人当狗了。
张辅最气的就是后面这句了。
当狗?
给皇帝当狗有什么不好?
天子之犬,很多人想当还没这个机会了!
朱高煦他一个被圈养的王爷,凭什么骂自己?
甚至骂完以后,还说了句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天下大势,皆系于他朱高煦一身,早登大宝乃天望所归。
看到这里,张辅就知道。
这个汉王,和他以前认识的朱高煦完全不同了!
当年靖难北伐中,大家并肩作战,那个勇猛无畏的将帅,现在只剩下了刚愎自用以及自我催眠,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所以张辅第一时间来找徐闻。
他很清楚清楚,自己就算找了朱瞻基,最终还是会交由徐闻处理。
说不定还会被皇帝猜忌。
这种涉及皇室的相关问题,直接来找徐闻可能还更好?
宣德虽然不喜欢自己的二叔,大家都知道。
但这种天家矛盾,能遮掩的时候还是遮掩一下,虽然眼看着就要出大事。
看完信后,徐闻对张辅说道:“看来汉王是做好准备,必反了啊,你准备一下,和我一起进宫,向陛下汇报,我们也要开始做准备。”
其实暗卫那边已经有确切的消息,汉王都已经开始绣龙袍。
所有的最新消息,徐闻都在第一时间整理后,交到宫中,给朱瞻基过目。
现在朱高煦既然把主意都打到了英国公的身上,显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已经收买到国公级,那下面还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收过朱高煦的钱。
这时候,就需要禀告朱瞻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