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听闻大喜:";如此说来,一亩地一年可产七百余斤!";
恶夫点头:";正是如此。去岁有三县试种了第二季,今年当有更多地方一岁两熟。如此算来,我大秦粮产可增数倍!";
嬴政龙颜大悦:";好!真乃国之大幸!待此事成,朕当重重赏你!";
回到咸阳后,恶夫又召集农家、墨家和水利诸位专家商议今年的要务。
";如今十万亩稻田已开始耕种,诸位可有需要注意之处?";恶夫问道。
陶穰率先道:";太尉,有两事须当注意。其一,今年雨水比往年多,易生稻瘟,须防患于未然。其二,地域广大,各处情况不同,需因地制宜。";
恶夫虚心听取,然后问道:";稻瘟之患如何防治?";
陶穰答道:";老朽已有准备。一是选种精良,不用有病之种;二是适时排水,不使田间积水太久;三是草木灰水洒之,可减轻病情;四是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防止蔓延。";
恶夫又问水利长官:";水利可有困难?";
水利官员回答:";太尉,大部分地区水源充足,但西部几县地势较高,引水困难。我们正在加筑水渠,望能及时完工。";
恶夫点头:";此事要紧,若水源不足,稻子难以生长。必要时可调用更多民夫,务必在秧苗移栽前完工。";
墨家工匠也提出了农具改进的建议:";太尉,去年所用插秧器虽好,但有农人反映手持久了易疲劳。我们已改进做法,加长了手柄,并用软物包裹,可减轻农人疲劳。";
恶夫对这种不断改进的精神十分满意:";很好,农具贵在实用。有什么好的改进,尽管施行。";
春光荏苒,转眼秧苗已到移栽时节。恶夫亲往华州视察,只见田间农人排列整齐,手持新式插秧器,有条不紊地将秧苗插入淤泥中。
";太尉,您看这新式插秧器,比去年的又好用多了。";华州县令指着农人手中的工具说道。
恶夫接过一看,果然做工更精细,手柄更长,握处还缠了软布,确实更为便捷。
";好,有改进就是好事。";恶夫满意地说,";田间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