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山东省历史文化遗产简介

类型:世界文化遗产

特点: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京杭运河贯穿山东的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五市,是京杭大运河中海拔最高、船闸密度最大、水利工程成就最集中的河段。沿线城市因运河而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漕运、水利、商业、市井、民俗、宗教、古镇、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4.黄河口候鸟栖息地

类型:世界自然遗产

特点:2024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位列其中。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每年春、秋候鸟迁徙季节,数百万只鸟类在这里捕食、栖息、翱翔,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

二、国家级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19年10月16日,山东省内共有22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汉济北王墓、四门塔等,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多种类型。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内拥有大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博济桥、成阳故城、孟良崮战役遗址等,这些文物单位反映了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考古发现与大遗址

1.青岛琅琊台遗址:2024年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三面临海,现存秦汉时期夯土台基等多处遗存,主峰的“大台”主体是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基址,这一考古新发现证实了《史记》等文献的记载,是中国东部地区关于秦代建筑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2.前掌大遗址:位于枣庄市滕州市,是山东省大遗址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