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文化遗产简介

? 现代传承: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非遗工坊,南丹白裤瑶“砍牛祭鼓”仪式与东兰铜鼓节,让千年鼓声在新时代回响。

------

三、壮锦与侗楼:民族技艺的匠心传承

1. 壮锦:“天纹之页”的经纬传奇

? 技艺精髓:中国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以棉线为经、丝线为纬,采用“通经断纬”技法织就。传统纹样如“卍”字纹、蟒龙纹,寓意吉祥;靖西壮锦厂李村灵团队创新设计的“重托”系列,将太阳、月亮与部落图腾融入现代装饰画,使非遗走进都市生活。

? 千年坚守:一套壮锦需经纺纱、染线、结花本等8道工序,复杂纹样每日仅织10厘米,堪称“寸锦寸金”。1956年成立的靖西壮锦厂,通过改良宽幅织机至120厘米,开发包包、披肩等新品,让古老技艺焕发活力。

2. 侗族木构建筑:不用一钉的营造智慧

? 干栏式瑰宝:三江程阳风雨桥以榫卯结构横跨林溪河,五座塔亭层层叠檐;马胖鼓楼九层飞檐,内部四根“通天柱”支撑,体现“天圆地方”哲学。2006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匠人凭“墨师文”口诀传承千年。

? 生态适应性:吊脚楼底层架空防潮防洪,顶层阁楼储粮通风,鼓楼火塘议事功能维系社区凝聚力,堪称“活着的建筑博物馆”。

------

四、歌海舞韵:多民族共生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