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建国第一大案

李松握着电话的手不自觉地攥紧,曹家,京都八大家族之一,势力庞大。倘若曹家当真与金家的案子有所牵连,那这局势远比他预想的更为复杂棘手。他向欧阳大少道谢后,挂断电话,陷入了更深沉的思索,琢磨着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且错综复杂的局面。

曹家,底蕴深厚,乃是京都八大家族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据说早在建国之前,便是京都声名远扬的大家族。建国之后,因家族在抗日及解放战争期间出钱出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国家重视,家族中有不少人在国家相关部门担任要职。为杨家招惹如此强大的一个家族,真的妥当吗?

李松心里明白,一旦把这消息告知杨湘,以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性子,必定会毫不犹豫地展开调查,哪怕对手是势力庞大的曹家,也绝无退缩之意。可如此一来,杨家极有可能被卷入一场巨大的风暴之中。

李松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内心天人交战。一方面,他绝不能坐视犯罪势力逍遥法外,尤其是这种涉及拐卖妇女儿童的丧心病狂之举;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顾及杨家的安危,毕竟杨湘对他有恩,杨家上下对他也都不薄。

沉思良久,李松决定先进一步收集证据,不能仅凭这模糊的风声就草率行动。他联系了京都的张峰,叮嘱他务必深入调查,查清曹家与沪海金家之间的关联究竟到了何种程度,是否切实涉及金家的犯罪活动。

三日后,张峰陆续传来一些消息。虽说依旧没有铁证,但种种迹象表明,曹家与金家之间确实存在联系。不过,参与其中的并非曹家主家,而是分家的一个小辈。至于曹家主家是否参与,就目前手头的证据而言,还无法证实。至此,李松暗暗松了口气。这三天,他的神经一直紧绷着,所幸最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

就在此时,杨湘回到家中。与刚开始见面时相比,杨湘明显憔悴了许多,看来为了捣毁金家这个犯罪团伙,着实耗费了他不少心力。

“杨先生,您精神状态不太好,得好好休息一下。”

杨湘揉了揉紧绷的太阳穴,叹道:“最近局里事情多得忙不过来,哪有时间休息哟。”

李松赶忙为杨湘倒了一杯茶,劝说道:“工作固然重要,但身体同样不容忽视,您要是累垮了,势必会影响案件的侦破。”

“话虽如此,可我今天和公安部通了电话,全国各地抓捕的金家犯罪团伙成员竟多达三百余人。要是算上被金家收买的政府部门人员,足足有五百人。而被他们拐卖的妇女儿童,更是高达一千多人。这还只是花名册上记载的。他们审问过金家属下,他们明确交代,有很多被拐卖的妇女和儿童直接在当地就卖了,便不会登记到花名册。如此大案,说是建国以来第一大案,都毫不为过。这么大的案子还没收尾,我怎么能睡得着。”

杨湘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目前我们只是初步捣毁了金家在沪海的犯罪网络,派到外地的活动小组大多也已落网,但仍有不少漏网之鱼。而且金家背后似乎还有更多尚未被发现的势力纠葛。尤其是你之前提到的,金家背后可能存在的神秘势力,我总觉得这案子没那么简单。”

李松思索片刻,说道:“杨先生,我这几天也在暗中调查,得到了一些消息。金家似乎和京都曹家有些关联,不过目前能确定的是曹家分家的一个小辈参与其中,至于曹家主家是否牵涉,还没有确凿证据。我本想等证据更充分些再告诉您,但如今案件进展到这个地步,或许该从这方面入手深挖。”

杨湘眉头紧皱,神色凝重:“京都八大家族之一的曹家?这可不是个简单的角色。但无论如何,只要涉及犯罪,我们就绝不能姑息。只是在调查过程中,必须万分谨慎,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李松面露苦涩,点点头:“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不敢贸然将调查到的消息告诉您。真希望仅仅只是曹家小辈参与其中,否则,这些被拐卖妇女和儿童的仇恐怕难以得报,我又该如何向受害者交代啊。”

李松话音落下,杨湘却迟迟没有回应。李松抬头一看,只见杨湘已靠着椅子睡着了。

李松没有打扰他休息,起身把孙管家找来照顾杨湘,自己则悄然退了出去。

傍晚时分,周家宴会的日子到了。李松因一心忙着买地的事情,出门时竟忘了带上请柬。

来到周家门口,周家的下人将他拦下,一脸严肃地说:“先生,没有请柬不能入内。”

“我出门太急,忘记带请柬了。我是周先生的好友,麻烦进去通报一声,就说李松到了,他会亲自出来迎我进去。”

这时,旁边一个穿着华丽的年轻人闻言,忍不住嗤笑一声:“连请柬都没有,还敢大言不惭地说周先生会亲自迎接你进去,你以为你是谁啊!”周围的一些宾客也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小声议论着。

“这人看着眼生,该不会真的在信口胡诌吧?”

“好大的口气,周先生什么身份,怎么会亲自迎接你这样的毛头小子。”

之前正发愁如何与赵家搭上关系的苏家大少苏林眼前一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前一直没机会,现在机会却主动送上门来了。

苏林走到李松面前,装模作样地打量一番,撇嘴说道:“看你这打扮,虽说不算寒酸,但也绝非什么达官显贵,别在这儿冒充周先生的好友了,赶紧走吧,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陈家大少陈志见有热闹可凑,也走了过来:“这是谁啊,周家宴请的可都是沪海有头有脸的人物,哪容得你在这里招摇撞骗。说不定就是个想混进去蹭吃蹭喝的。”

第九百一十一章 建国第一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