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酒席偶遇

“刘老师喜欢养,刚好我也喜欢养,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陈景乐含糊其辞,不想解释太多。

大姑有心想打听多点,可惜陈景乐不想多说这方面话题,绕来绕去,只好作罢。

桌上其他人则暗戳戳找大姑陈文娟了解情况,询问陈景乐是否有对象等等。

抛开其他不谈,光是这副好相貌,也值得介绍给自家亲戚后辈啊。

这时候,二叔陈振林姗姗来迟。

“怎么现在才来?”大姑奇怪。

二叔笑着解释:“我是先送阿娴跟秀云去我小舅子那边,然后再过来的。小舅子也是今天新居进宅,她们两个过去吃饭,我来这边。”

“那陈绮云呢?”

“陈绮云不想去,就在家写作业。”

“这么听话?”

大姑惊讶,她可是记得陈绮云是个大懒蛋来着。

这时候,小舅公走过来打声招呼,同样少不得多看陈景乐几眼,对他的变化感到惊讶。

终于知道他大哥刚才为什么会提到陈景乐了。

跟之前简直判若两人啊!

可惜。

家里第二第三代,没有哪个是愿意去当兵的。

……

一番寒暄后,终于熬到开席。

关于酒席,全国各地都不一样。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动辄几千上万一桌,江北虽然也靠海,但属于穷乡僻壤。

普通人家在酒店饭店办,一般1200-1500一桌,就差不多了;乡下地区价格稍低,能做到800-1000。

家境殷实的,可能会弄两三千一桌。

这时候陈景乐就很感慨:北方省份货币购买力是真的强,三四百一桌的宴席,各种硬菜也不少。甚至还有两百一桌的。无法想象利润从何而来。

他小时候曾幻想过,自己要做一个乡村宴席大厨,这样每天都不缺好吃的。

后来才明白,乡村宴席,虽然确实有赚,但累是真的累。动辄几十桌,即便有整个团队帮忙,也累得够呛。

“还是躺平舒服。”

江北的酒席,先上汤,虫草炖老鸭。

味道还行。

紧随其后,各种菜式陆续上桌。

最不能少的自然是白切鸡。

“这家酒店的鸡味道还可以。”大姑赞道。

酒席质量怎么样,看白切鸡就知道。鸡的味道品质不行的,其他菜就更不用说。

陈景乐从一个厨子的角度,客观评价,确实还行。

鸡用的是120天左右的果园鸡,肥瘦得当,火候也掌握得不错,皮滑肉嫩。

这一盘白切鸡很快被大家清盘,就剩个鸡脑袋。

其他菜就不一定了。

有些陈景乐看着,都不想下筷子。

小地方的厨师就这水平,出品太不稳定了。

宴席菜式整体份量数量有点多,加上他们这桌人数偏少,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吃饱喝足后,开始打包。

打包剩菜在岭南地区,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不过前段时间,婵妹因为国宴打包饭菜,上了热搜,被部分媒体跟网友笑话嘲讽。

陈景乐明明记得,以前都是宣传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怎么才几年,风向就变了?

“你不拿个袋子?”大姑问。

陈景乐摇摇头:“我一个人在家,打包也吃不完,给我浪费了。你跟二叔他们分就好。”

“傻的,算了,随便你。”

宴席打包是很规矩的,没有谁哄抢,都是每碟菜大家各夹一点,尽量做到人人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