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作为刘璋的嫡长子,刘循这个时候也来到了议事厅前,他恭恭敬敬的向着刘璋施礼。
刘璋目光中露出一抹柔和的色彩,他抚了抚刘循的小脑袋,将刘循引入了议事厅内。
虽是刘循的母亲早逝,母家也没有什么人才,也就没有外戚作为依仗,但刘循到底是他的嫡长子,刘璋没有废长立幼的心思,于是他打算好生栽培栽培刘循,有意将刘循培养为下一任接班人。
所以刘循除却在王商、荀攸处学习经学外,余下的时间,常常被刘璋拉来听上一听如何处理政务,以及军国相关的事情如何料理,这些可是从课本上是学不到的。
当刘璋和刘循踏入议事厅中,厅内已经有三五人入座静候他们的到来,此刻见到刘璋和刘循,纷纷起身施礼,刘璋摆了摆手,让他们安然入座,免去了凡俗的礼节。
今日所议的第一桩事,有关于交州。
荀攸将两份文书递到程郁的手上,由程郁转递到刘璋的案头,同时他开口解释道:“交州士燮,数月前就着人动身,向我长安而来,求得在年末为大王献上礼品,这一行人紧赶慢赶,昨日抵达了长安,却是赶在年节前了。”
说到这里,荀攸微微笑道:“士燮厚意不止如此,这一趟他没有派遣外人为使,而是遣送他的两个儿子士廞和士祗前来,且这二人来此,不打算回去了,将留于长安。”
‘质子吗?’刘璋也是面露微笑,他心里冒出一个念头,士燮这手操作倒是果决的很,看上去交州是全面倒向了他,一股脑的把所有筹码压到了他的身上。
这个时候程郁刚好将士燮递来的两份文书摊开放在刘璋面前的案几上,刘璋俯首看去,大略扫了一眼,却见一份文书是表以效忠之意,一份为年末的礼品清单。
但见士燮表达效忠的文书上,士燮先是向刘璋致以问候,说着些称颂吹捧的话,什么威震四夷,宇内共仰,他虽远在蛮荒的交州,可也是如雷震耳。
然后士燮说他本意亲身往长安面见刘璋,但他年迈体衰,不便远行,于是着二子前来,末了希望刘璋能留下他的两个儿子在长安聆听王教,这也是他们父子的福分。